受膏者說:我要傳聖旨。耶和華曾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詩2:7)
|
「列國為甚麼爭鬧?」(1上),這詩的開始,呈現列國都臣服以色列國作背景,但列國君王卻圖謀掙脫捆綁(1下-3),但因著神的命定,神的受膏者必將之制服,新約作者多次引用這詩,說明耶穌就是詩中的受膏者(基督,見徒4:25-26,13:33,太17:5,來5:5等)。[1]
A. 列國君王虛妄圖謀,1-3
B. 神立基督作國的君,4-6
B’ 神用基督擊打列國,7-9
A’ 列國君王以嘴親子,10-12
列國君王虛妄圖謀(1-3):
按徒4:25-26的說明,這是大衛作王時,列國君王的圖謀。他們想要掙開大衛家的捆綁,就聯合起來要攻擊大衛(3)。詩歌帶領敬拜者看見一幕世人抵擋神的受膏者的情景,(「受膏者」原文是Messiah彌賽亞,即神揀選的那一位,新約希臘文稱作基督),他們輕看上主和他的受膏者(像徒4:25-27,約15:19等),拒絕彌賽亞來到的管治。
神立基督作國的君(4-6):
這裏是上主對那些圖謀的回應,並且在怒中責備和驚嚇他們,並且更說:「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錫安我的聖山上了」(6),這宣告說明任何意圖抗拒神的治權者都是註定失敗的,神會止息他們的攻擊,因為大衛是神所立的「我的君」(見撒下7:8)。
神用基督擊打列國(7-9):
「我要傳耶和華的聖旨」(7,和修),7-9節是受膏者(大衛)傳講神的話,其中提及「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7下)最為重要,因為這宣告清楚說明他是神揀選的受膏者,更說明神已經把列國都賜給他作基業,所以他可用鐵杖擊打列國,將他們如同瓦器摔碎(啟2:26-27用了這裏的圖像)。
列國君王以嘴親子(10-12):
詩歌的結束處,10-11節是呼籲那些君王(和審判官)要醒悟過來,要存畏懼事奉耶和華,這樣他們可以快樂地過活。所以他們要放棄圖謀,並且要作出第12節的行動。「當以嘴親子…」(12),「子」就是受膏者,「以嘴親子」是一幅列國君王臣服上主的受膏者的圖像,[2] 唯有作出如此行動,表示投靠受膏者,那些君王才可以免於在神的怒氣中的審罰。
這詩歌本來是唱頌大衛當日得蒙神的揀選,受膏抹,然後國得到保護,列國君王降服,在耶穌時代常被用作唱頌彌賽亞應許成就的頌歌,其中的受膏者被看作為基督的預表,所以門徒後來傳福音時常引用這詩說明耶穌的身份。
這詩歌唱頌從前的列國君王圖謀不能成就,因為基督的國有神的保守。新約作者將之引申作教會不會被敵人打敗,因為神必保守,因為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所以敵擋神的力量不管有多強大,教會必會有神的保守,那些圖謀終必徒然。相反,敵擋神的人唯一要做的就是在神面前屈身,投靠神,他們都可以得到神賜福,一樣可以成為神國的百姓,得享神賜人的恩福,哈利路亞。
【祈禱】
謹守訓言的,必得好處;倚靠耶和華的,便為有福。(箴16:20)
主啊,我要投靠你,享受你賜的福,叫我不要只看眼前的結果,我相信你的保守直到永永遠遠,必定最好,阿們。
【後記】有已經離開教會者說不再去教會的原因是看見教會裏許多人都很虛假,是的,教會確有這樣的情況,事實上去教會的人都承認自己是罪人,他們去教會不是因為已經很好; 相反,不去教會的人以為不需要神,以為自己的選擇才是對的,才可以建立真正的我,做義人,事實上這樣的人只會愈走愈遠,遠離神的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