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8. 《人算甚麼》(詩8:1-9)



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詩8:4

神的榮耀和人的尊貴大衛的詩,交與伶長。用迦特樂器本詩開始的這個說明有調用迦特,讓人想起·大衛打敗非利士巨人歌利亞故事(他是非利士人迦特人,參撒上17:4等)。「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18),這是本詩的開始和結束語,詩的本體是讚頌神的奇妙創造,讚頌神賜給人尊榮,和讚頌神對人的憐愛。(參附錄:詩篇開始說明是否聖經文本?)

A. 耶和華的名在全地甚美上。1-4
  A1
孩子讚美,仇敵卻啞口,1-2
  A2
偉大創造,眷顧渺小人,3-4
B.
耶和華的名在全地甚美下。5-9
  B1
世人微小,有尊貴冠冕,5
  B2
偉大創造,管理權給人,6-9

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5),所謂比天使小一點的是人,而譯作「天使」的原文是「神」,「天使」是七十士譯本的讀法。所以這裏詩人提及的是照著神的形像所做的人[1] 為甚麼人會被神賜予榮耀尊貴為冠冕?因為人被委以重任,管理大地,所以管得好的,就可以得榮耀尊貴為冠冕,是這樣嗎?所以今天每一個為神做了大功勞的人,他日在審判台前就可以得大冠冕了,是這樣嗎?所以曾經帶領過千千萬萬,甚至上億人信耶穌的葛培理他日定可得大冠冕了,我們充其量只能有小冠冕,搞不好連小冠冕也沒有,因為我們的口才不好,學問又低,又或因為過去的過犯或創傷,叫我們做不好主交托的工,是這樣嗎?

不是的,這是本詩上半兩段講論神的恩典揀選要說明的。上半的兩個講論有助我們理解詩歌下半的主題頌讚。1-2節提及的,在迦特樂聲中讓讀者想起以色列人在哥利亞面前的軟弱無力,在哥利亞眼中,大衛好比吃奶的嬰孩,但神卻用大衛打敗了他,使非利士人閉口無言。3-4節提及人比天使微小,天使原文是神(elohiym,迦南神明El的複數式),指的不是耶和華神,是迦南的諸神,那些神衹的確有能力(比較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弗2:2)。

在詩歌的下半,如此微小人卻都被神揀選,參與管理大地,這不是重擔,是恩典,是樂事,更是美事,阿們。那比天使(諸神)微小一點的人,也可以得著能力去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的走獸,人被賦予這任務,是人的福氣,不是一個重擔。神的百姓蒙揀選管理大地,這實是說明神的恩典揀選。

我們在這管理萬物的工中,當別人看
甚或自己看都做得不那麼好時,只要我們按著神的話語去做,神卻看是好的(見神看是好的」,參1:4101218212531,然後神賜給人尊貴榮耀為冠冕,神不要我們做得多好才給我們冠冕,神只要我們照著他的話語做。

「去推
屋外那大石」,一天一個人聽到神這樣的吩咐,於是他就二話不說的做了,只是那大石卻十分沉重,他推啊推的,一天過去了,那石動也不動,如是者,推了一個月了,四十天了,仍然是紋絲不動,終於他不再推了「你為甚麼要我推走這大石?你看,有可能嗎?推了那麼多天,這石動也不動,我不再推了,」,他這樣抱怨著對神說。「我只是叫你去推,沒有說過叫你推走這大石喔,看,這些天來,石頭沒有變,你卻變了很多,你的身體強健多了。」神這樣回答。

神確是叫我們去管理大地和萬物,我們的任務就是照著神的話語去做,不要用人的標準去衡量,去決定有沒有做好,只要我們如此做,都可以得著神賜的榮耀尊貴為冠冕,今天,當我們也期望得著這冠冕時,我們是否也願意聽從神的話去作工?然後一邊做一邊這樣唱著
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8:19


【祈禱】
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詩8:4
主啊,感謝你揀選如此微小的我,成為你的用人,參與管治你創造的天地,我要尊崇你,我要順服你,我要見證你,阿們。

【附錄】詩篇開始說明是否聖經文本?
這些文字確實是聖經文本的一部分,屬於《詩篇》8:1-9的標題(或稱「題註」)。事實上,在希伯來原文中,《詩篇》的許多篇章都附有標題(例如作者信息、音樂指示、歷史背景等)。這段文字是《詩篇》第8篇的標題,註明這是「大衛的詩」,並提到「交與伶長」(指交付聖殿音樂負責人)和「用迦特樂器」(一種音樂調式或樂器)。這類標題在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均被視為正典的一部分。中文和合本等譯本保留了這些標題(如「大衛的詩,交與伶長」),但部分現代譯本可能將其移至註腳或簡化為「詩篇8篇」。[2]


[1] 希伯來書2:5-9在這經文說明耶穌因著十字架上的死成就救贖計畫, 我們可以肯定這裏被交託管理大地及眾活物的任務的是人。

[2] 希伯來馬所拉文本(Masoretic Text)明確包含這段標題。希臘文七十士譯本(LXX)也保留了類似的標題信息。基督教和猶太教均承認這些標題的正典性,儘管它們可能不被視為經文正文的一部分。神學與學術共識:學者普遍認為,詩篇的標題是早期編纂者添加的,但屬於受默示的文本框架,具有歷史和文化價值。它們雖非詩歌正文,但被納入正典的完整形式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