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詩23:4) |
這是很多人喜愛的詩歌,是大衛的詩,有人認為是以大衛年少時作背景,但詩歌提及的內容,所流露的不是理論,而是生命,更可能是大衛經驗人生的多番起跌後的生命見證。
A. 耶和華我的牧者。[1] 1-3
A1 生活必不缺乏,1
A2 在平常的日子,2-3
B. 上主有恩惠慈愛。4-6
B1 在無常的人生,4-5
B2 住耶和華殿中,6
生活必不缺乏(1):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1),甚麼是缺乏?沒有吃的,沒有錢,沒有樂趣,沒有自由,家人,朋友,沒有人關心!甚麼人可以不缺乏?詩人(大衛)見證,有耶和華作牧者的人,就可以不缺乏。
在平常的日子(2-3):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2-3),不缺乏,因為在平常/日常的日子,上主帶領羊到清草地,溪水旁,物質的供應,有飲有食。不單止物質,更重要的上主領人的靈魂甦醒,引導人走義路。在平常日子,若人只知道什麼是不應做的事,只知道要重新做人,只知道靠自己,是不可能做到的,唯有跟從大牧者耶和華,人才可以走義路。
在無常的人生(4-5):
人生無常,有時候人會行過死蔭的幽谷(4),有時候會受人攻擊(5),不單從敵人來攻擊,攻擊者有時竟然是自己身邊的人(大衛的經歷),怎麼辦?有上主作牧者的人可以不懼怕遭害,因為耶和華是以馬內利的神。因為上主會用手中的杖和竿給人安慰。[2]耶和華常常為人擺設筵席,叫人每天都像節慶一樣生活,即使敵人出現,人仍然可以每天像過節慶般生活,因為上主用每天都用油膏人的頭,叫人福杯滿溢(滿載耶和華的福氣),不會過年如過日,反倒是過日如過年。認定耶和華是牧者,雖人生無常,但每日都是新的,都是過年。
住耶和華殿中(6):
上主既然日日有供應,日常/常常指引,又在無常人生中給人救助和同行,詩人(大衛)見證這樣的人可以經驗有恩惠的人生,就是一生一世有恩惠慈愛同行。必須要注意,不是人要追隨著恩惠慈愛才可以知道不缺乏的人生,而是每一個跟從耶和華的人,都可以經驗有恩惠慈愛隨著的人生。[3]
所以,每一個人都要選擇,決定住在耶和華殿中,直到永遠,不是要人住在教會,而是每天過著敬拜的生活,讀神話語的生活,不住禱告的生活,如此就可以不斷看見,不斷經驗神的同在,讓所到之處都成神的殿(參賽66:1)。我們有這樣選擇嗎?願意選擇耶和華作作牧者嗎?每一個人都可以這樣選擇….
【祈禱】
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就是奉我的名趕鬼;說新方言。(可16:17)
聖靈啊,感謝你常常給我感動,更來充滿我,叫我可以踐行聖經的真理,活出有愛的人生,有神蹟隨著我的人生發生,阿們。
杖和竿如何給人安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