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求你容僕人住下,替這童子作我主的奴僕,叫童子和他哥哥們一同上去。(創44:33) |
為甚麼約瑟遲遲不與哥哥們相認,甚至要安排銀杯失落在便雅憫身上,叫他們再次受驚?
A. 銀杯的失落。1-17
A1 銀子和銀杯,1-13
A2 只留便雅憫,14-17
B. 猶大的哀求。18-34
B1 父親必會死,18-31
B2 以自己代罪,32-34
銀子和銀杯(1-13):「在誰那裡搜出來,誰就作我的奴僕;其餘的都沒有罪」(10),好了,糴得糧食,又把西緬和便雅憫帶回迦南了,當十兄弟愉快地離開埃及時,約瑟的管家追上來,因為約瑟家中失落了銀杯,懷疑是這些希伯來人偷了,所以對他們說了這樣的話,要搜他們的行李。十兄弟沒有做過這事,就坦然讓人來搜他們的行李,可是竟然在便雅憫的行李中搜出銀杯來!所有人都可以離開,唯有便雅憫要扣留在埃及作奴僕!但十兄弟為此都選擇一同再回埃及去。
只留便雅憫(14-17):當約瑟為那杯斥責十人時,猶大挺身而出,承認神查出他們的罪,並提出十人同做奴僕之說。約瑟卻堅持只留下便雅憫,讓其他人平安回家見父親。
父親必會死(18-31):猶大繼續代表十兄弟與約瑟對話,陳說父親特別疼愛這個小兒子,因為便雅憫的哥哥已死,絕不能再失去這個小兒子,否則父親會悲悲慘慘地死去,因為父親與這童子的命相連。
以自己代罪(32-34):「現在求你容僕人住下,替這童子作我主的奴僕,叫童子和他哥哥們一同上去」(33),面對著埃及的宰相,猶大這樣向他求情,已經證據確鑿了,他沒有提出要調查為何會有這樣的事發生,只是求這宰相可以讓他替代便雅憫受罪,為甚麼呢?因為他曾經對父親雅各作出了承諾,一定可以把便雅憫帶回去。
替代受罪,猶大這樣的慷慨陳詞,提出這樣的請求,就是因為他曾經對父親雅各作出這樣的承諾嗎?是的,但更是因為他的生命改變,因為他已經不再是那個只為自己好處的,從前的那個猶大,猶大在約瑟面前的說話,不單是為了守住諾言,是擔心父親的平安,是為了便雅憫得釋放,甘願作出犧牲。不過,「替代受罪」有用嗎?眼前這個埃及宰相會接受嗎?二千年前,耶穌來到世上,為了拯救世上的人,雖然沒有犯過錯,也沒有甚麼罪,他願意被釘在十字架上,擔當眾人的眾,叫相信他的人,可以承受救恩,可以得永生。
【祈禱】他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他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彼前2:24) |
【後記: 為了守規矩的改變】
相信耶穌,就要守住教規教條生活,這樣的人生命還沒有改變,還沒有得著主所賜的福,也不能成為別人的祝福;相信耶穌,靠著聖靈的加力照著神的話語行,這樣的生命才是生命的改變,這樣的人才可以得著主所賜的福,可以成為別人的祝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