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對臣僕說:「像這樣的人,有神的靈在他裡頭,我們豈能找得著呢?」(創41:38)
|
「所以,法老當揀選一個有聰明有智慧的人,派他治理埃及地」(33),法老聽畢約瑟的話,沒有斥責他危言聳聽,而是全都相信了!為甚麼呢?
A. 法老信約瑟的話。37-46
A1 信約瑟有神的靈,37-41
A2 信約瑟管好埃及,42-46
B. 兩固七年的安排。47-47
B1 七個豐年的聚斂,47-52
B2 糶糧給天下全地,53-57
信約瑟有神的靈(37-41):「像這樣的人,有神的靈在他裡頭,我們豈能找得著呢?」(38),法老全然相信約瑟的解夢之餘,也同時相信約瑟提及有關在兩個七年的安排,為甚麼呢?因為他看見有神的靈在約瑟裏頭,所以便主動提出邀請約瑟帶領埃及面對即將要來的困局。
信約瑟管好埃及(42-46):法老隨即把自己手上傳令的打印戒指給約瑟戴上,然後給他穿上華服、戴上金鍊、配車、下令叫全埃及人都要聽約瑟的命令,更安排祭司女兒給他為妻等,法老如此急促安排,因為深信約瑟提及的困局與出路接踵來臨的事實。
七個豐年的聚斂(47-52):當約瑟主政不久,果然埃及全地大大的豐收,約瑟就按計劃聚斂埃及地一切的糧食,把糧食積存在各城裡,使埃及各城的糧倉都堆滿五穀,多得無法計算。約瑟也在這些豐收的日子娶妻,並先後生了兩子,他給長子起名瑪拿西,因為這些事的成就叫他「忘了從前的痛苦」(51),給次子起名以法蓮,因為這些事的成就叫他經驗「神使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52)。
糶糧給天下全地(53-57):一如約瑟所言,當連續七個豐年過去後,就出現從沒有過的大饑荒,飢民遍滿埃及全地,但因為約瑟早已蓄存大量糧食,於是約瑟就按既定策略「糶(音鑿[1])糧給埃及人」(56),除了把糧賣給埃及全地的人外,埃及國外的人同樣受這饑荒打擊,所以各處的人都帶著錢去埃及糴(音笛)糧。
為甚麼約瑟會有這樣的治國方略,不單叫埃及國可以平安渡過荒年,甚至在荒年時使埃及國庫大有進帳?若說約瑟能為人解夢是神給他的領受,那麼這些治國方略,又從何而有?他本來只是一個牧羊人,然後在波提乏家中管事,在監中管事,甚麼「征收埃及地的五分一」(34)的方案,是他自己想出來的嗎?不,只因為在他裏頭有神的靈(38)。
從出路到困局,瑪拿西和以法蓮這兩個名字告訴我們,神的靈是一切問題的出路(solution),約瑟早已忘記從前在父家的痛苦(瑪拿西),因為神的靈是他的出路(solution),雖然因為順服聖靈的帶領,他一而再遇上困局,但因著神的靈在他裏頭,他積極面對困局,無論在坑中抑或在監中,被人誣告抑或被人忘記,因為神的靈讓他在痛苦的地方也有昌盛(以法蓮)。「有神的靈在他裡頭」(38),雖然約瑟叫法老看見了困局(plight),但因此法老看見有神的靈在約瑟裏頭,法老更因此看見神早已經為埃及預備了出路(solution)!
人聽到耶穌的話語,然後跟著做,就看見出路,可以走出困局。不相信耶穌的人始終看不見自己的困局,最終也走不出那困局。求主憐憫,叫更多人相信耶穌,看見自己的困局,好得著生命,得的更豐盛。為甚麼以為我們的困局沒有出路呢?不要忘記,我們早已有出路,照著聖經的話語行,順服聖靈行事就是我們的出路。
【祈禱】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 |
【附錄: From
solution to plight的神學】
長久以來,不少人都以為保羅的教導是: 因為人看見自己的困局,所以他就把耶穌的福音傳給人,叫人因相信耶穌得救恩。這就是傳統的所謂「從困局到出路」(from plight to solution)。
然而,近代聖經學者在研究保羅書信及其中因信稱義的教義時,赫然發現,保羅與及所有初代教會的門徒,事實上耶穌自己,他們傳講福音時,重點不在指出人的困局,而在於指出人的出路,所以「天國近了,你們要悔改,信福音」,沒有說明人的困局,而只說明出路,是「從出路到困局」(from solution to plight),聖經學者稱這進路為「保羅新觀」。[2]
簡言之,這樣的神學進路,說明了為甚麼許多人不接受福音,因為他們不覺得自己活在困局中,事實上,科技愈發達,人擁有的物質愈豐富,人愈不會意識自己的困局;然而當人相信耶穌,才知道自己在困局中,才知道人生的方向,才可以走出困局,約瑟與法老的對話,被委以重任正是這樣的一個例子,要若法老不相信約瑟的話,他不會看見困局在前,而埃及也不能走出那困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