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日 星期四

41.《凡自高的, 必降為卑》(路14:1-24)

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14:11)

「安息日(1a), 這個段落可分三段, 都是報告耶穌在筵席上的教導, 三者可能是互不相干的, 但路加把三個段落都在這裏報告, 實是說明三者都是同一個安息日裏發生的。
A. 到法利賽人家吃飯。1-14
   A1
治好水臌脹病人, 1-6
   A2
教訓審人和主人, 7-14
B.
大筵席的比喻。15-24
   B1
受邀客人沒空來, 15-20
   B2
先前的不能享受, 21-24

治好水臌脹病人 (1-6):為了要窺探耶穌的錯失, 一個法利賽人邀請耶穌到他家裏吃飯, 入座前, 一個患水臌的人出現在耶穌面前, 他意識到這人顯然是要來試探自己的, 於是就問律法師和法利賽人, 在安息日可否治病, 因為13:10-17報告的同類事件中, 他們高呼這是不可以的, 不過, 這一次眾人卻都不言語。於是耶穌再一次用牲蓄有需要時出手救助之說叫他們「不能回答這話」。

教訓審人和主人 (7-14):耶穌既見所請的客人都揀擇首位, 就對眾人說了8-10節的比喻。不要自己選坐首位本來就是人所共識的顯淺道理, 耶穌這言說的焦點不在於此,[1]而是為了告訴請他的法利賽人的首領, 請客只應請那些「沒有什麼可報答你」的人(14), 因為請這些人才是有福的(13), 因為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14)。赴這法利賽人首領筵席的都是當地的有頭臉的人, 所以都揀擇首位。那患水臌的人在這場合出現實是要試探耶穌的, 他不是被邀去赴那筵席的, 但卻是耶穌言說中不能回報請客者的那些人。

受邀客人沒空來 (15-20),[2] 有人這時提出:「在神國裏吃飯是有福的」, 耶穌於是講了大筵席的比喻, 故事中本來受邀的客人都各有原因而沒有赴宴。主人會怎樣處理?

先前的不能享受 (21-24)因受邀客人沒空出席, 主人就動怒, 然後改邀那些貧窮的, 殘廢的, 瞎眼的, 瘸腿的赴宴, 甚至後來到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耶穌不是用這故事說明將來誰可以在神國裏吃飯, 而是說明那些揀擇坐上首位的人最終都不能赴神國的筵席。[3]

凡自高的,必降為卑(11), 其實耶穌要藉此說明恩典的教訓, 當人以為已經守好了安息日的條例而不知道已經扭曲了神的教訓時, 他們是自高的, 就像這法利賽人的領袖一樣; 而那個故事中的主人雖然開始時與法利賽人領袖一樣, 只去請那些可以回請他的人吃飯,[4] 但當那些人都不來到時, 他卻決定請那些無法回請的人, 使他的宴席滿座。耶穌說這故事除了指責法利賽人的偽善外, 更是提醒法利賽人要悔改, 要真正關心有需要的人, 若如是, 他們也可得「在神國裏吃飯的福。

自卑的,必升為高, 耶穌要藉此說明恩典的教訓, 若然法利賽人的領袖聽到耶穌的話, 去真心關心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又或是在街上等待救濟的, 他們就是願意紓尊降貴的, 與弱者同行的人, 他們因此必升為高, 唯有如此, 法利賽人才可以得進天國。

今天我們是自高的, 還是自尊的我們會降為卑, 還是會升為高? 不取決於我們有沒有知道那高升之道, 而取決於我們有沒有踐行把耶穌的教導。當然降為卑與升為高是按主耶穌的準則, 不是按這世上的準則。

我們日用的飲食,天天賜給我們。(11:3)
【祈禱】感謝主給我們每天供應生活所需, 求你叫我曉得把你給我的與別人分享, 叫人得福, 阿們。



[1] 當然更不是因為沒有人知道要邀請耶穌坐首位, 當然他們本應如此。

[2] 說這話的人明白耶穌言說中對弱者的照顧, 也明白這樣的人會神喜悅, 並因此得以「在神國裏吃飯」, 這樣的人是有福的。

[3] 而那個可憐的患水臌的人呢?他沒有被邀請入席, 他只是被人擺佈用以引耶穌破壞安息日條例的棋子。耶穌恨極這些假冒為善的人, 所以接連用兩個問話拮問他們, 即可否在安息日治病(3), 和可否在安息日把掉進井的牛拉上來(5), 兩番提問叫眾法利賽人啞口無言。

[4] 從那些客人會買地, 買五對牛, 和聚了妻可見, 他們都是有條件回請那主人的。但後來那些貧窮的, 殘廢的, 瞎眼的, 在路上和籬笆的, 都是社會上的弱勢社群, 他們沒有能力回請故事中的主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