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9日 星期三

7. 《時光去永不回, 與神同行》(彌7:1-20)

神啊,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饒恕你產業之餘民的罪過,不永遠懷怒,喜愛施恩?(7:18)

 

時光去, 永不回, 往事只能回味, 這是兒時國語流行歌的詞。先知的宣講不是只叫人多一點知識, 先知的宣講只有一個目的, 悔改!因為始終不肯認罪悔改的人最終都要面對審判, 他們曾經擁有過的最終都會化作無有, 這是先知在第三輪宣講上半(6:1-16)所強調的。所以聽到先知話語的人,[1] 他們應該怎樣回應, 可以做甚麼?
A.
以色列腐敗哀歌。1-7
   A1 哀國腐敗降罰臨, 1-4
   A2
哀親友反目成仇, 5-7
B. 耶和華拯救凱歌。8-13
   B1 為民伸寃踐踏仇敵, 8-10
   B2 重修牆垣領民重回, 11-13
C.
上主憐憫以色列。14-20
   C1
主應許二次出埃及, 14-17
   C2
感恩神是信實慈愛, 18-20

(哀國腐敗降罰臨, 1-4), 本段是1-6節的哀歌上半, 開始時先知把自己比喻作已被採摘淨盡的果樹, 剩下的都是不可吃的, 用以反映當時耶路撒冷城的悲涼, 屈枉正直坑害無辜隨處可見, 所以有2-4節提及的地上虔誠人滅盡」、「世間沒有正直人」、「審判官要賄賂等情況, 甚至用最好的不過是蒺藜, 和最直的不過是荊棘籬笆, 說明百姓當下的苦況

(哀親友反目成仇, 5-7), 因為以上的情況, 先知提醒百姓, 在當時社會的敗壞變中, 親友都變得不可信靠(5-6)[2] 雖然如此, 先知見證「等候」是他正在做的, 因為他知道神必應允呼求, 因為神必施恩拯救。

 

(為民伸寃踐踏仇敵, 8-10), 因為有第7節的確信, 百姓(可能是先知的見證)可以唱頌8-13節的凱歌。本段是上半, 說明自己曾經因得罪上主跌倒, 但因為有上主作他的光, 會領他到光明中, 他可以再次起來。那時主必向那曾經向他誇口的惡者, 施行報應, 將他踐踏, 如同街上的泥土。

 

(重修牆垣領民重回, 11-13), 這裏唱頌當上主的拯救來到之日,就是被擄到亞述和埃及的百姓回歸之時, 他們可以回到耶路撒冷, 重修牆垣, 把主的話語傳揚遠方, 而曾經拘禁百姓的地方必成為荒涼!

 

(呼求領民再出埃及, 14-17), 14-20節是第三段宣講的結束, 14-17節敘述上主聽禱告的恩典, 14節是呼求上主再次像古時一樣在應許地牧養百姓。15-17節是上主應許必會在百姓中間顯奇事, 好像古時出埃及地所做的一樣, 列國看見都要降服, 因為他們必因上主的作為懼怕。

(感恩神是信實慈愛, 18-20), 看見上主的拯救應許後, 先知作出了本段的感恩頌讚, 讚頌神必不永遠懷怒, 憐憫百姓; 不單把他們的罪孽踏在腳下, 更將之投於深海, 因為上主必按古時給列祖的應許, 做在百姓身上。向雅各發誠實, 向亞伯拉罕施慈愛必會成就。

向雅各發誠實,向亞伯拉罕施慈愛」(20), 先知書結束處這語句有兩個主要作用。其一是鼓勵那些始終相信等候上主者, 他們的謹守和等候不是徒然的, 因為上主最終必會施行拯救。[3]結束的勸勉信息還有第二個作用, 也許這才是先知如此宣講的根本目的, 就是呼籲聽到的人當下就要回轉。事實上, 希西家王因為聽到這樣的信息, 他才決心展開宗教改革。參後記: 彌迦宣講帶來的結果】。

面對這樣的主, 這樣的神, 我們還要等到甚麼時候才回轉呢?還要繼續作掛名的基督徒到幾時呢?當日子來到, 再沒有機會回轉, 那時後悔, 將會太遲, 只有無奈, 只有永遠的沉淪, 永遠與神的愛隔絕!

時光去, 永不回, 往事只能回味」。若果今天是我們活在世上的最後24小時, 我們會選擇做些甚麼?

天離地何等的高,他的慈愛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的大!

東離西有多遠,他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
(
103:11-12)

【祈禱】 感謝天父賜我慈愛, 並且願意赦免我的罪, 主啊, 我要降服你, 學像主耶穌, 不再得罪你, 阿們。


後記: 彌迦宣講帶來的結果】

「當猶大王希西家的日子,有摩利沙人彌迦對猶大眾人預言說: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錫安必被耕種像一塊田;耶路撒冷必變為亂堆;這殿的山必像叢林的高處」(26:18)

 

究竟彌迦的宣講帶來甚麼結果?耶利米書的報告清楚指出, 彌迦沒有因為對當時的朝政嚴勵批評而被加害, 那時的希西家王反而因為聽了先知的話後, 下定決心推行宗教改革, 結果彌迦的先知宣告挽救了耶路撒冷, 當希西家死去以後的一百年, 猶大國才正式滅亡。這事實說明, 聽從神的人可以得蒙保守, 但離開上帝卻招致禍, 猶大家的故事正是今天我們跟從主的鑒誡。



[1] 當亞當犯罪以後, 人生在世就有苦難, 不能幸免, 生老病死, 人所難免, 信主的人可能更真實經驗人生的苦難, …所以耶穌說:「你們在世上有苦難, …(16:33)

[2] 主耶穌引用過這意念, 見太10:35-39和路12:53。說明那時代的敗壞。

[3] 即使在他們有生之年, 他們沒有看見, 但他們的後代終必看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