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8日 星期四

37.《沒有人知道。你們要謹慎(二)》(可13:14-37)

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13:32)

「請告訴我們,甚麼時候有這些事呢?這一切事將成的時候有甚麼預兆呢?」(4), 耶穌還沒有正式回應門徒這一個提問, 5-13節只是說明逼迫來到只是產難的開始(8), 所以他們要謹慎行事(5, 9)。耶穌在14-37節果然講論有關時候的事了, 但言說的時候顯然並非門徒所問的, 並且又再兩次提及「要謹慎行事」(23, 33)

A. 大災難可怕場景, 14-23
B. 人子榮耀來到, 24-27
C. 無花果樹的啟示, 28-30
D. 那日子無人知道, 31-37

你們看見那行毀壞可憎的(14), 為要讓門徒明白「甚麼時候, 耶穌提及從前猶太人被迫害的歷史事件。「讀這經的人須要會意提及的「這經是但以理書。把那將要來到的逼迫與從前猶太人在安提阿古四世時的迫害作類比, 然後不同人的不同反應等都預示那要來的災難性迫害[1] 「自稱基督的人紛紛出現使大量猶太人受迷惑, 也與當日的苦難相同。
「你們要謹慎(23), 耶穌又再如此勉勵門徒, 他們可以不致被迷惑, 因為此刻耶穌預先告訴了他們這樣的事。

「在那些日子(24), 藉著但以理書的講論, 耶穌在24-31節關於「甚麼時候」的回應中, 所講論的, 實質上是終末論(eschatology), 因此已經超越了門徒關心的聖殿被毀的時候, 24-28節提及的日頭變黑、眾星墜落、人子大有能力和榮耀降臨, 和把選民從四方招聚等, 其實都是當時猶太人的天啟文學用語, 說明基督帶來拯救的時候。參附錄【耶穌言說中的時序和角度的轉移】。

你們可以從無花果樹學個比方(28), 無花果長嫩葉代表夏天來臨, 樹上也開始有果子(11:13-14講論), 耶穌叫門徒從無花果樹學的, 是新約的「已然未然」(Already but not yet)末世觀,[2]他用28-30節指出, 選民得拯救發生在當下, 而不是當日猶太拉比講論的於現今世界結束之後, 就像無花果樹發嫩長葉的時候說明夏天來到, 樹上已經有果子一樣。所以耶穌接著說:「這世代還沒有過去, 這些事都要成就(30)

你們要謹慎(33), 耶穌在這段講論結束處又再如此提醒門徒, 因為天地要癈去, 我的話卻不能癈去(31), 更因為沒有人知道「那日子與時辰(32),[3]所以他們要份外小心, 更要常常禱告。34-37節是一個比喻, 用以教導門徒要常作準備, 因為正如故事中的僕人, 雖然不知道家主甚麼時候來到, 卻確信家主會隨時回來。

耶穌這一段說話真的是要預告末世的徵兆嗎?[4]確是如此, 但耶穌所講的其實是重申舊約聖經的先知信息, 所以與其說耶穌在預告末世怎樣和何時來到, 不如說是耶穌在解說聖經有關「當那些日子」的言論, 如但以理書的7-11,[5] 和以賽亞書的65-66章等。

耶穌這段末講論其實要告誡門徒隨著那將要的事發生以後,[6] 他們既要謹慎順服聖靈的引領(11-13), 又要警醒做好主分派給各人的工(34-37), 這是耶穌這次長篇言說的重點所在, 因此耶穌四番提及你們要謹慎」(5, 9, 23, 33)因為沒有人知道那日子甚麼時候來到, 所以門徒也不用問那時候了, 門徒唯一要做的是警醒, 怎樣警醒呢在等待的時候, 常常禱告和照著主的話做。

【附錄:耶穌言說中的時序和角度的轉移】。
從內容和修辭而言,24-31節與前部份的講論有分別。這分別是時間的次序, 還是角度的轉移, 學者意見紛紜。「在那些日子(24)已經在第179節出現過, 意義應該沒有分別, 甚至還是「開始終末講論」的常用語言(2:29, 8:23), 但片語「那災難以後(24)又似乎有時序意味, 使24-31節所描述的與先前有別, 是繼14-23節之後發生的事情。然而, 24-31的講論是天啟性質, 不一定跟時序有關。單就新約作品來說, 介詞(meta)在啟示錄出現約50, 多是角度轉移, 而非時序標記。換言之, 24-31節並不是另一階段事情景象, 而是從另一個角度理解已陳述過的事情, 即是「再看災難」。-- 孫寶玲。[7]



[1] 時代論解經家發展出究竟是留下或是離開了才得救等的理論, 實是過度解讀!在安提阿古四世時期(主前163年前後), 7:10
[2] 耶穌用無花果樹結果的過程喻表「今世」(春天)的消失過程, 看見葉子說明「末世」(比喻中「夏天」所代表的)已經悄然來到的事實。
[3]指的不是聖殿被毀的事, 仍然是關於世界的終末是用猶太人婚娶的語言, 說明人子回來的時候只有天父知道的事實。
[4] 二千年來, 許多有關末世言論都會引用這一段耶穌的講論, 然後宣告末世要來到了, 有甚者更因而宣告耶穌將要在某年某日回來了等, 相信這些言論的大有人在, 只是一次又一次都沒有成為事實
[5] 「那行毀壞可憎的,站在不當站的地方,」這話是引用但以理書9:27有關異教徒在聖殿內妄作胡為的事,按但11:31它原指兩約之間那段時期侵入巴勒斯坦傾覆耶路撒冷的希臘王安提阿古四世,他於主前168年在聖殿中築了異教的祭壇。馬可報告耶穌的這番說話既反映了主後70年聖城淪陷時情況, 也重申末日大災難時所要出現的情形。
[6] 他的死與復活事件, 與及門徒開始教會生活時。
[7] 孫寶玲, 《馬可福音》,(香港: 明道, 2011), 422-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