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9. 《從但到別是巴》(王上4:1-34)

所羅門在世的日子,從但到別是巴的猶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安然居住。(王上4:25)


「所羅門作以色列眾人的王」(1), 前一章說明了所羅門果然有從神而來的智慧了, 這一章則闡述神對所羅門其它應許的實現, 包括強大的國家, 與及極大的財富。
A. 所羅門的臣子, 在以色列境內被興起, 1-19
B. 所羅門的財富, 讓以色列人國中安居, 20-28
C. 所羅門的智慧, 超以色列境外各民族, 29-34

所羅門的臣子, 在以色列境內被興起 (1-19), 這裏出現的眾多名字, 實是報告了所羅門作王的期間, 神在各處興起了有能之士, 除了在王權爭奪戰中出過力的宗教領袖(祭司撒督), 和軍事將領(比拿雅作元帥)外, 這裏報告了國家的管治班子, 包括在朝中的, 與及在各處重要軍事要塞的。

所羅門的財富, 讓以色列人國中安居 (20-28):這一段報告那時國中的各支派都和諧共處, 又有外國的進貢, 於是在所羅門在世的日子, 「從但到別是巴」[1]的猶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樹和無花果樹下安然居住。注意文中用「猶大人和以色列人」而不用「十二支派各人」稱呼全體國民, 因為從本書的第一代讀者起, 都已經熟知國家後來分列的事實, 提醒讀者本書的寫作目的不是報告歷史的資料, 而是叫人鑑古知今, 不要重蹈覆轍。

所羅門的智慧, 超以色列境外各民族 (29-34):這是報告所羅門治下國家富強的最後一段, 指出所羅門的智慧不單傳遍以色列, 更遠傳四圍各國, 甚至天下列王都差人來聽所羅門的智慧話。

「從但到別是巴」(25), 這是前先知書裏經常用以說明全以色列國境的片語, 不過這已是前先知書裏最後出現的一次,[2]  為甚麼是最後一次? 因為自所羅門以後, 從但到別是巴已分作南北兩國!

「從但到別是巴」(25), 這片語告訴讀者神的信實廣大, 果然兌現了他對所羅門的應許(3:11-13), 給他享有無限量的財富, 這包括政治上的財富, 物質上的財富和學識上的財富, 是以色列歷史中列王無法與他相比的, 因為「從但到別是巴」是以色列的夢想疆土(dream land), 是有史以來最廣大的幅員, 可惜這只是曇花一現!

「從但到別是巴」(25), 這片語給歷世歷代讀者帶來歡慰, 撫今追昔, 遙想所羅門當年的風光, 建立了身為神子民的尊嚴, 強化了守神律法的信心, 認定神的信實廣大。 然而, 既然神這樣信實, 為甚麼當日的以色列國會盛極而衰? 這是作者寫作本書期盼神的子民學習的功課, 我們繼續讀下去, 就會不斷從字裏行間聽到先知的信息, 忠告和挑戰。

所羅門在世的日子,從但到別是巴的猶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安然居住」, 這圖畫確然美好,「從但到別是巴」是以色列民等待彌賽亞國度實現的dream land

不過, 神親自啟示我們, 他的國度遠比這圖畫豐盛, 也沒有盛極而衰這回事, 這國度不用等到甚麼時候才會實現, 因為彌賽亞已經來臨, 因為耶穌是基督, 他已賜下聖靈, 天國已隨著聖靈降下, 臨在於每一個相信耶穌基督的人心裏。

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15:13)。
【祈禱】神的應許, 不論有幾多, 在耶穌裏都不會是空話, 都可以成為事實, 求主叫我確信, 並照著主的話行, 阿們。



[1] 即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記和列王紀。但是當時最北面的國境, 而別是巴則是最南邊的。

[2] 其餘各次有士20:1, 撒上3:20; 撒下3:10 ,17:11, 24:2, 5; 這詞語還在代上21:2和代下30:5各出現一次。


8. 《將活孩子劈成兩半》(王上3:16-28)

王說:「將活孩子劈成兩半,一半給那婦人,一半給這婦人。」(王上3:25)


當所羅門領受了神給他智慧的應許後, 事實是怎樣? 這一個故事告訴讀者, 神果然給了所羅門智慧, 讓他可以洞察形勢, 作出準確判決。
A. 兩個妓女爭一子, 16-22
B. 劈成兩半顯智慧, 23-28

兩個妓女爭一子 (16-22), 這是以色列立國的早期, 司法制度還沒有健全, 遇上一些重大案件時, 王會親自審理。故事中出現的兩個妓女, 都在同一客店工作, 當時的客店往往是人們尋歡地方,這兩個妓女都同住一房。當時既沒有攝錄機, 又沒有測試DNA, 要分辨嬰兒誰屬, 實是大有難處。

劈成兩半顯智慧 (23-28); 所羅門聽完兩個女人的爭辯後, 就二話不說, 作出驚人決定:「將活孩子劈成兩半,一半給那婦人,一半給這婦人(3:25), 所羅門就憑兩個女人對這驚人之舉的回應, 作出準確判斷, 事情得到圓滿解決, 這事叫以色列眾人都對王產生敬畏, 因為他們看見所羅門王有從神而來的智慧。

所羅門有智慧就是因為他是大衛的兒子, 並且被立為王嗎?不是的, 所羅門的智慧不是因為生於大衛家而來, 而只因為他向神呼求賜下智慧, 神又答允了他所求。

這個故事告訴當日讀者, 神果然照著所應許的, 給所羅門賜下智慧,
對於活在流亡異地, 大衛王朝早已瓦解的以色列民, 這個故事給他們帶來安慰, 因為列王紀是先知的宣告, 給苦難的人帶來盼望。先知的話告訴今天的讀者在每日的挑戰中, 我們也可以按著神的話語行, 好去面對萬變的世界; 今天我們也常禱告神, 請他來掌管我們的生命, 給我們話語, 好叫我們行在他的心意中嗎?

這故事告訴我們, 神的應許, 必然成就。
列王紀是先知書, 是先知藉著不同的事情告戒歷世歷代神的兒女, 叫他們專心跟從主, 聽從神的話而行。

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著他也都是實在的,叫神因我們得榮耀。(林後1:20)
【祈禱】尋找就尋見, 祈求就給你們開門, 這是神給人的應許, 主啊, 我因此要聽從你的吩咐, 因此可以活得更豐盛, 阿們。



7. 《得智慧,靠智慧行事》(王上3:1-15)

你若效法你父親大衛,遵行我的道,謹守我的律例、誡命,我必使你長壽。(王上3:14)


列王紀用了前面兩章說明了「跟從神得福, 離棄神遭禍」的原則後, 從這一章開始藉著敘述大衛王朝的興衰,
[1]進一步說明這些先知的教導, 按著時序, 首先談論的就是所羅門(3:1-10:13)。
A. 基遍邱壇
獻祭, 1-4
B.
夢中求得智慧, 5-9
C.
神應許超所求, 10-15

基遍邱壇獻祭 (1-4):當所羅門才開始作王, 他就與埃及王法老結親, 娶了法老的女兒為妻, 這是摩西律法明明告誡不可以作的(11:1-4, 另參出34:16)。因為聖殿當時還沒有建成, 民眾都在邱壇給上主獻祭, 邱壇(bamah)是迦南人在高地用石塊製成的拜神之處, 所羅門因此上基遍獻祭, 因為他要給耶和華獻祭, 因為基遍的邱壇極大。

夢中求得智慧 (5-9):獻祭結束的晚上, 上主在夢中向所羅門顯現, 他就把握這機會向上主求智慧, 因為所羅門知道作為以色列王, 他必須要有從上主而來的智慧, 否則必難以管好國家和百姓。

神應許超所求 (10-15):上主喜悅所羅門所求的, 於是除了賜下智慧外, 也給所羅門賜下沒有求的壽數、富足和尊榮。所羅門醒來才知道那是一個夢, 然後第二天就回耶路撒冷, 為眾臣僕設擺筵席, 這筵席應是吃用獻祭的祭牲。你若效法你父親大衛,遵行我的道,謹守我的律例、誡命,我必使你長壽」(3:14), 這是所羅門領受智慧時, 上主同時給他的忠告, 所羅門有照著嗎?沒有, 從列王紀接著有關所羅門的報告可知, 他不單娶了埃及法老的女兒並將之領進耶路撒冷(1), 他其後更娶了數以百計的外邦女子作妻妾, 更被這些妻妾影去拜外邦假神!

所羅門的管治是一個應許的開始, 他在基遍獻祭的時候, 神就賜給他智慧, 並且神應許賜給他健康、財富、甚至滅絕仇敵。(3:3-14), 結果他果然大有智。(參附錄: 所羅門故事分段結構)神的應許真是美好, 然而, 當列王紀的讀者讀到這書卷時, 他們沒有享受到這美好, 而很可能已經是四百多年後身在流亡之地,[2] 所以這書卷無意告訴讀者所羅門有多偉大, 而是要指出所羅門從何得智慧, 同時也要指出所羅門沒有用他所得的智慧去對付自己的罪, 遠離惡行(1:52)。

列王紀是先知的宣告, 是告誡相信神的人, 既從神得智慧就當靠智慧行事, 才可以活出與智慧相稱的美好生命, 否則只能短暫享受神賜的美好, 沒有對付好罪的人, 最終都會滅亡, 所羅門享受了神所賜的福, 卻埋下葬送王朝的禍根!

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5:25)
【祈禱】靠著聖靈, 我得了新生命, 求主給我一顆順服的心, 給我一個受教的靈, 好叫我可以靠聖靈行事, 得豐盛生命, 阿們。


【附錄: 所羅門故事的分段安排】
列王紀中有關所羅門的故事有如下的分段結構:

A. 應許的開始, 3:1-15
  B.
神給所羅門的禮物, 3:16-5:14
    C.
聖殿建造之前, 5:15-32
      D.
建造聖殿, 6:1-7:51
      D’
奉獻聖殿, 8:1-9:10
    C’
聖殿建造之後, 9:11-25
  B’
神給所羅門的禮物, 9:26-10:29
A’
悲慘的結束, 11:1-13


[1] 從這一章至十一章, 列王紀的焦點都在所羅門身上。

[2] 從列王紀結束處(王下25:30)可見, 這書卷成書的日子, 大衛王朝早已覆亡, 被擄的約雅斤王只是在巴比倫王面前被抬舉的階下囚! 所以這書卷的最早讀者只可能是流亡在巴比倫的一代, 多數學者相信這書卷是回歸以後才完成。


晨禱會講道錄音

2022年11月29日 星期二

6. 《自己承受罪帶來的惡果》(王上2:26-46)

你當確實地知道,你何日出來過汲淪溪,何日必死!你的罪必歸到自己的頭上。(王上2:37)

列王紀的序幕是亞拿尼雅謀取王位事敗, 驟眼看王上2:13-46似是把所有參與謀取王位的人逐一秋後算帳, 從亞多尼雅、亞比亞他到約押, 然而最後一個提及的示每, 卻沒有參與謀奪王位事件(1:8提及示每沒有參與), 所以, 這一段經文無意報告關乎甚麼政治鬥爭, 而只是用以佐證所羅門和大衛的那些先知性宣講:「他若作忠義的人,連一根頭髮也不至落在地上;他若行惡,必要死亡。」(王上1:52) , 這是所羅門說的。「遵守耶和華你神所吩咐的不拘往何處去,盡都亨通」(2:3), 這是大衛說的。所以, 亞多尼雅的死是因為他仍然覬覦王位(2:22), 這是上文的故事。
A.
祭司亞比亞他被革除, 26-27
B. 約押流無辜人血的罪, 28-35
C. 所羅門與示每的約定, 36-46

祭司亞比亞他被革除 (26-27)亞比亞他的被免職是因為要應驗有關以利家的話(撒上2:31-33), 亞比亞他是以利家最後一個作祭司的人, 自此以後, 祭司的職位就都出自撒督家

約押流無辜人血的罪 (28-35):約押聽到亞多尼雅死, 亞比亞他被革除祭司的職份兩消息後, 就十分害怕, 顯然他以為所羅門要秋後算帳, 要把當日參與亞多尼亞謀奪王位的人剷除, 所以就效法當日亞多尼雅逃到耶和華帳幕處, 抓住祭壇角保命。當所羅門聽到此事後就派比拿雅去要將他殺死。必須要注意的, 所羅門殺約押並非秋後算帳, 而是要按大衛遺示懲治他當日曾犯「流無辜人的血」(32)的罪; 可憐約押以為壇角可以保命, 結果比拿雅奉王命上去把他殺死, 因為約押不知道抓著祭壇之角尋求庇護之權只適用於意外殺人事件, 不適用於故意謀殺(21:13-14)。

所羅門與示每的約定 (36-46):示每的死與謀奪王位無關, 但為甚麼不許他離開耶路撒冷, 以至過了汲淪溪就要死?示每當時可能還不大明白。示每曾經在大衛被押沙龍追殺時出言咒詛過大衛, 雖大衛始終沒有追究此事, 但心中早就惶恐不安, 所以現在聽到所羅門的安排, 他明白這是對他的懲處(37, 另見撒下16:5-13, 19:17-23)。示每既見所羅門殺亞多尼雅, 廢亞比亞他, 殺約押, 現在聽到所羅門王派來的人不是要殺自己, 就二話不說的答應了。不過,三年後, 當他去迦特找回逃走的僕人回到耶路撒冷後, 卻因違反規定被所羅門王處, 為什麼呢?的確, 示每沒有過汲淪溪, 因為迦特在耶路撒冷城的西面; 然而, 雖然他沒有過城東的汲淪溪, 但卻離開了耶路撒冷城, 所以被所羅門問罪, 因為所羅門規定他不可離城徒別處去(36), 神藉這事使他的罪惡歸到他自己的頭上(44)離開耶路撒冷, 就失去了保障, 就要承受罪的惡果, 因為他本犯下必死的罪, 只因大衛保守他才不致死, 但離開了耶路撒冷城, 就是離開這個大衛的保障, 大衛的承諾就失效(撒下19:19-23)

所羅門可以不去追究那些起來謀取王位的人的罪, 但罪若不在那些人的生命中除去, 罪帶來的惡果(罪孽)是揮之不去的, 到了時候, 甚至會帶來毀滅性的後果。亞多尼雅、亞比亞他、約押、和示每就是活生生的例證, 不是所羅門要取他們的性命, 是在他們裏面的罪歸到他們自己的頭上。今天我們都要對付自己的罪, 要怎樣對付?靠我們自己的決心是沒有能力的, 唯有靠主耶穌的寶血, 我們的罪才可以得除去, 阿們。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1:9) 
【祈禱】
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犯過罪,便是以神為說謊的,他的道也不在我們心裡了(約壹1:10) 。阿們。




2022年11月28日 星期一

5. 《平安因為擁有甚麼?》(王上2:13-25)

亞多尼雅說:「你知道國原是歸我的,以色列眾人也都仰望我作王,不料,國反歸了我兄弟,因他得國是出乎耶和華。。(王上2:15)


「你來是為平安嗎?」(13), 當所羅門正式作王不久, 這個曾與他爭奪位的哥哥亞多尼雅主動找所羅門的母親拔示巴, 為甚麼呢? 拔示巴問他這樣的一句話, 可能是因為當日他曾經抓住祭壇角保命一事, 亞多尼雅當時有平安, 因為所羅門再沒有因此事與他為難, 然而
A. 亞多尼雅求得書念女子, 13-18
B.
所羅門下手殺亞多尼亞, 19-25

「你知道國原是歸我的,以色列眾人也都仰望我作王」(15), 然而亞多尼雅這一天卻在拔示巴面前重提這事, 當他指出有不少軍政大臣支持他作王之事, 雖然也提及所羅門得國是出於耶和華(15), 言下之意, 即是要說明自己有力挑戰所羅門的王位。所以對別示巴說要得那曾陪過大衛的書念女子為事芸芸, 只是想要試探所羅門, 甚至是想用此作藉口, 若遭拒絕就要起來推翻所羅門的王位, 大概他認為所羅門登基不久, 實力有限。

「求你將書念的女子亞比煞賜給你哥哥亞多尼雅為妻」(21), 所羅門聽到親拔示巴轉述了兄長亞多尼雅的話後, 即時知道這是亞多尼雅對自己王權的挑戰, 所羅門當然明白當日支持亞多尼雅的班底仍然在位, 也因此他才有恃無恐。所羅門不怕支持亞多尼雅的力量, 當然也不怕亞多尼雅, 這事促使他決心把亞多尼雅殺死, 於是派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將亞多尼雅殺死。

亞多尼雅
雖然在王位爭奪中落敗, 僥倖保得生命, 但他仍然覬覦王位, 認定當日的失敗只因父親大衛在生有以致之, 如今所羅門作王不久, 正是重奪王位的時機, 書念女子作妻子只是藉口, 所羅門作王是出於耶和華芸芸, 只是口頭說得漂亮, 事實是不滿足於只作王兄, 他只想作王, 心裏才有平安。

神已經給亞多尼雅留下生命, 並且給擁有王兄的身份, 生活富足, 但他卻不滿足, 他以為作以色列王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平安, 結果卻是沒有平安。

相信神, 卻不接受神的預備, 是亞多尼雅得不到平安的問題根源, 今天我們願意接受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是神為我們預備的嗎? 願意接受那是此時此刻對我們最好的嗎?我們若能如此認定, 我們必能享受神賜給我們的平安, 否則, 即使熬盡我們一生的精力和時間, 我們都得不到平安, 平安只會遠離我們。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恆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3:11)
【祈禱】天父啊, 在此時此刻, 叫我不要看見好東西只在別人手中, 原來你已經把最好的賜給了我, 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