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羅5:19)
|
在一處地方有無上權威,施行管治的就是在那裏作王掌權的,誰在人的生命中作王掌權?「作王」在(14,17和21)中出現了四次,這詞談及一種勢力像土地上的王一樣對人的生命有絕對的操控權—作王掌權。[1]
A. 亞當的犯罪,把罪帶給後人,12-14
B. 基督的恩賜,救恩賜給世人,15-17
C. 先亞當後基督,罪人得新生,18-21
亞當的犯罪,把罪帶給後人(12-14):
簡略說明了因信稱義在幾個方面的福後,作者在本段要用一個具體事例說明因信稱義的福:罪的咒詛可以藉著神的義得以解除。保羅首先從罪是怎樣進入世界說起,就是從亞當犯了罪的事件說起。「罪」這勢力藉著「死」,在人生命中掌權,就是聖經描述有關亞當犯罪後必定死這事實(參創2:17)。
基督的恩賜,救恩賜給世人(15-17):
本來人確是在這困局中無能為力,然而,雖然「因一人的過犯,眾人都死了」(15b),但既然「過犯不如恩賜」,於是藉著耶穌一人而來的恩賜,本來有罪的人有了出路,因為當人得著「因信稱義」的福(所謂「受洪恩又蒙賜之義的」意涵),困局可以被扭轉,不再讓死作王,而是可以在生命中讓主作王!
先亞當後基督,罪人得新生(18-21):
「如此說來」(18),按前面兩段的講論,人的生命因著亞當和基督所作的處於兩種張力中,兩者所做的帶來截然不同的果效,前者是悖逆,後者是順服;悖逆的結果是罪,順服的結果是義。「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樣,恩典也藉著義作王,叫人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永生」(21),這個結論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否所有人都會選擇後者去擺脫前者的咒詛呢?甚麼人會看見這樣的困局呢?
地土是無意識的,誰在其上作王掌權是沉默的,是無能為力的,誰爭奪得到那土地,誰就可以在其上作王掌權。人的生命不像土地,人有意識和有主動權,究竟誰在人的生命中作王掌權是與個人有關的,除了爭奪者外,人的選擇才是決定因素,究竟人是順服神的帶領還是悖逆是人的選擇,所以雖然基督已得勝死亡,但人若悖逆不順服,人就不可以領受這因信稱義的福,因為只有相信耶穌才會看見原來人在亞當犯罪帶來的困局中。
「信以致之」(believe and understand)[2],人的困局只有在人相信耶穌以後才能被人完全明白和體悟,因為罪阻攔人領受聖靈,沒有聖靈的啟示,人空知道許多的理論,卻始終不能與上帝連合。理論上,今天每一個相信耶穌的人,都已經有聖靈內住,他們的生命有耶穌作王掌權了。撫心自問,耶穌今天真的在我們的生命中作王掌權了嗎?罪已經不能在我們的生命中作王掌權了嗎?
【祈禱】
保惠師聖靈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16:8)
聖靈啊,求你光照我,求你充滿我,叫我對付自己的罪,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一生服事你,敬拜你,榮耀主聖名,阿們。
[2] 這是奧古思丁的偉大宣告, 也是中世紀神學家安瑟倫(Anselm)所教導的, 相信耶穌的人, 才會明白聖經的話, 也是現代保羅新觀的重點認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