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15:13) |
有關「強者與弱者應如何相待」(14:1-15:13)的講論,說明了各人應有的態度後,15:1-13是最後的總結,分作兩個部份,然後最後寫上祝福語。
A. 不求自己的喜悅。1-6
A1 要擔當弱者的軟弱,1-4
A2 祝福讀者效法基督,5-6
B. 福音的一視同仁。7-12
B1 強者弱者彼此接納,7-9
B2 猶太與外邦都蒙恩,10-12
C. 祝福讀者有盼望,13
要擔當弱者的軟弱(1-4):
「我們堅固的人應該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這是保羅從第14章開始的長篇講論的第一個總結勸勉:堅固的人要幫一幫不堅固的人(“應該擔代”的意涵)。堅固者要不求自己的喜悅,而是照聖經教導去叫鄰舍喜悅(參利19:18),這樣,軟弱者就可以得建立,這是耶穌基督的榜樣,更是聖經的教導(參詩69:9)。第4節提醒讀者聖經(從前寫的)都是為教訓信徒而寫的,因為聖經的教訓,是叫人歸正和學義,預備人可以照著神的吩咐行出各樣的善事(參提後3:16-17 “預備行各樣的善事”的教導)
祝福讀者效法基督(5-6)
在教導中插入祝福語是新約書信常有的寫作手法(不少聖經學者指出這是因為書信內容很多時候都是作者口傳那些內容時的記錄),於是保羅在這個總結處寫上了祝福語,祝願讀者能夠效法耶穌基督,照著這信所講的內容去做,同心合意榮耀天父上帝。
強者弱者彼此接納(7-12):
這是強者與弱者講論的第二個總結勸勉,說明福音的一視同仁,保羅在此用了四段關於敬拜的聖經,都提及外邦人與以色列人一同敬拜,為要說明敬拜上帝本來是無分種族的。其一是:「我要在外邦中稱讚你,歌頌你的名」(9,撒下22:50,詩18:48),這經說明以色列人要在各處敬拜上帝。[1]然後是「你們外邦人當與主的百姓一同歡樂」(10,申32:43),這說明外邦人敬拜耶和華是合神心意的。[2]第3段是呼籲外邦人都要讚美主:「萬民哪,你們都當頌讚他!」(11,詩117:1)。第4處是以賽亞書中提及藉著耶西的根(就是耶穌基督),[3]外邦人也要被主治理,也要仰望他。
祝福讀者有盼望(13):
第13節是一句祝福語,為要祝願讀者照著14:1-15:12的教導去做,好在各事上大享喜樂和平安;這祝福語也可看作是12:1開始講論的將身體獻上作活祭的總結勸勉。[4] 因信稱義使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門徒,可以因著賜人盼望的主得著救恩,可以得著諸般的喜樂和平安,這種在心裏的喜樂與平安是人不論擁有多少物質,權力和榮譽都不能得到的。
「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究竟保羅提及堅固的(強者)和不堅固的(弱者)所指是誰?前者是外邦人,後者是猶太人嗎?這種看法基本上是對的,[5] 不過,這一句祝福語卻告訴我們,只有藉著聖靈的能力,人才可以被堅固,才可以成為強者,所以不管是外邦人還是猶太人,凡事聽從保羅在信中的教導者就是堅固的,否則就是不堅固的。
【祈禱】
但願使人有盼望的上帝,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15:13)
聖靈啊,因著你所加的力量,我現在可以做出從前做不到的事,求你帶領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更深明白你的旨意,阿們。
[1] 這是大衛戰勝外邦敵人時唱頌的歌。
[2] 這是摩西帶領百姓唱頌的歌。
[3] 將來有耶西的根,就是那興起來要治理外邦的;外邦人要仰望他(賽11:10)
[4] 甚至可以看作全卷羅馬書主體內容的結束祝福。
[5] 多數解經家都會這樣說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