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31.《往下札根, 向上結果》(賽37:21-38)

猶大家所逃脫餘剩的,仍要往下扎根,向上結果。(37:31)

在危機稍減的時候, 希西家終於知道要求告神, 尋求神的幫助了, 結果怎樣? 結果神有垂聽他的禱告嗎?
A.
亞述王的愚昧。21-29
  A1
斥亞述王羞辱上主, 21-25
  A2
宣告亞述王要回去, 26-29
B.
亞述人的退走。30-38
  B1
亞述人不能進錫安, 30-35
  B2
亞述王撤退的事實, 36-38

斥亞述王羞辱上主 (21-25):先知聽到希西家王終於開口求告耶和華了, 於是就打發人去告訴希西家王, 告訴他上主喜見王終於曉得向上主禱告了。上主告訴王, 亞述王的種種狂傲言說, 褻瀆耶路撒冷, 踐踏迦南美地的行為, 實是辱罵以色列的聖者, 公然羞辱耶和華上帝。

宣告亞述王要回去 (26-29):先知指出, 亞述的強大全因為上主要用她去成就神的旨意, 所以在26-27節中出現「現在藉你使堅固城荒廢」和「所以其中的居民力量甚小」等語句; 然而, 亞述現在竟藐視上主的權威, 所以亞述將要受打敗, 被勞役, 所以上主要「用鉤子鉤上」她的鼻子,「把嚼環放在」她的口,使她「從原路轉回去」的審罰言說。

亞述人不能進錫安 (30-35):講說完上主要擊打亞述後, 先知更主動提出一個「要往下扎根,向上結果」證據, 說明亞述必不再會出兵耶路撒冷, 那就是猶大人可以在連續三年都可以有足夠用的, 包括當年和明都可吃自生的或自長的(即非自己種植而得的), 到了後年就吃自己葡萄園種植所出的果子。這個證據說明亞述王必不得進錫安城, 甚至也不會用兵攻打錫安城, 這情況更會持續三年。因為他們會從原路回亞述去, 因為上主為了大衛的緣故, 必保護錫安城。先知的話會成為事實嗎

亞述王撤退的事實 (36-38):雖然經文沒有報告, 顯然那 埃及人出兵立拿的事快就結束了, 亞述王西拿基立果然一如之前的警告, 帶領著亞述的十八萬五千大軍把耶路撒冷城重重包圍, 猶大國的傾覆已是近在眉睫的事, 耶路撒冷城已成籠中鳥(: 大英博物館有古亞述歷史記錄)[1]當城中人心惶惶, 眾人都坐以待斃時,亞述大軍卻忽然在沒有任何先兆下全都退去了怎麼可能原來有耶和華的使者在夜間進入亞述軍營中, 殺了十八萬五千人, 亞述王早上起來見到了滿地死屍, 於是就拔營回尼尼微去了。事情還沒有結束, 西拿基立王不久在當地的尼斯洛廟裏拜神時, 被他的兒子殺了, 亞述王位被另一兒子接任。

上帝聽禱告, 這個報告實在叫讀者欣慰非常, 然而讀者細心閱讀不難發現, 在希西家王那樣禱告以前(37:15-20), 先知早已作出先知宣告(不單在37:7, 其實早在六禍的經文的第三及第六禍中早提及), 所以與其說是希西家禱告蒙垂聽, 不如說是先知宣告得成就。是的, 若然我們照著神的心意祈禱, 然後照著神的話語去行, 我們都可以經歷神應許的成就。

【賽37:31猶大家所逃脫餘剩的,仍要往下扎根,向上結果。
【祈禱】主啊, 聽從你的話, 就可以多結果子, 求你給我順服的靈, 讓我去結福音的果子, 聖靈的果子, 哈利路亞


【後記: 上帝聽禱告和六個嘆息的關係】
若我們只是著眼於這兩章經文,我們確看見了希西家王的禱告蒙垂聽(這大概就是讀王下十八至十九章的感覺),然而當我們把這兩章經文與以賽亞全書比較時,可能會有另一個印象,事實上從第28章開始的「六個禍哉」經文可見,當時的希西家王在亞述大軍壓境之前早已做了多重部署:「與巴勒斯坦一帶小國及當時另一强權埃及結盟立約」(28:15)[2] 即使在以賽亞先知的多番嚴誡:當亞述大軍來犯之日,所有的這些部署都是無用的(31:3),拯救他們的唯有是耶和華(31:5)。王與大臣都置若惘聞。

然後在這次第二之的耶城危機真的發生時,這兩章的敘述經文果然一如先知的「禍哉宣告」般發生,那些盟約只能把他們帶往死亡和陰間去,而這刻以色列人能夠做的就只有倚靠耶和華,而歷史告訴他們實在只有耶和華才能救他們。禱告果然出來了大能,耶和華果然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神。[3]

今天我們不也在我們的危機中嗎?我們的危機可以怎去面對?我們早已聽過靠禱告我們可以渡過,但我們總沒有信心,多少次當風暴來臨之際,當我們所有的計謀都已失效之際,我們來到了神面前,經歷神的保守及祝福。然後等風暴過了之後,我們又再作了自己的主,這個循環究竟還要延續多少次?當我們禱告「願天下萬國都知道你是耶和華時」,我們真的知道我們的主就是耶和華, 是自有永有的, 是隨時幫助我們的, 是與我們同行的, …; 就在今天! 就在困難仍在眼前的時候, 不是困難終於過去的時候。



[1] 大英博物館有古亞述歷史記錄的陶版, 一個圓形的鼓, 把重大歷史事件記下, 有這一役的記錄, 當時就用籠中鳥來形容耶路撒冷的無助。

[2] 歷史告訴我們,盟約的發起人就是希西家。

[3] 當時和猶大結盟的力量,要不是已被亞述所滅(不復存在),就是根本沒有前來相助(當時不在)。在此危機中只有耶和華與他們同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