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6日 星期一

2.《等候耶和華的, 必從新得力》(賽40:12-31)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40:31)

為什麼先知會作出1-11節的宣告?把古列王下詔看作成上主的大能臨到有什麼依據?先知在本章下半說出其中原因。先知分別用了12-26節的爭辯的話, 27-31節的先知宣告作說明。
A. 爭辯誰可比上主。12-26
  A1 爭辯()上主的偉大, 12-20
  A2 爭辯()上主的創造, 21-26
B. 回應呼召的對話。27-31
  B1
創造主有能力不疲乏, 27-29
  B2
等候主不困倦不疲乏, 30-31

爭辯()上主的偉大 (12-20)誰曾用手心量諸水” “誰曾作上主的謀士, 12-13節提出的這些問題, 是說明無人能明白神做事的法則, 而神也不用聽人指示做事15-17節提及萬民及萬物在神面前都是渺小, 及虛無的事實; 在這前提下, 18-20指出人用偶像與神相比的無知及可笑。19-20節的爭辯主題是確認耶和華的偉大。

爭辯()上主的創造 (21-26):第21-24節是另一段爭辯的話, 爭辯的題目是誰造天地, 提及的都是惟有創造者才會知道及明白的問25-26節則指出耶和華的偉大, 無別神可以與之相比。21-26節的爭辯為要確認惟有耶和華是創造主。很明顯, 接著的27-31節的講論是上接1-12節的, 為甚麼先知書插入12-26節的爭辯話

創造主有能力不疲乏 (27-29)「雅各啊, 你為何說(27), 27-30節與3-11節和應, 同樣是先知回應當時不願回歸者的話, 這次回應的是有關神沒有看顧我們,忽略了我們(27)的言論[1] 28節提及神的偉大和創造奇工, 正是為了回應27節的埋怨而作出的, 而神的偉大及創造正是12-26節那兩番爭辯話語所要說明的。

等候主不困倦不疲乏 (30-31)神既是偉大奇妙的創造主, 所以就不會疲乏和軟弱。甚麼人會疲乏,會跌倒?甚麼人不會?人都會疲乏困倦,強壯的會跌倒,是人之常情。等候神的人必從新得力, 可以如鷹展翅上騰, 甚至可奔跑不困倦, 行走不疲乏, 就是因為耶和華是創造主是偉大的神嗎 是的, 但先知書這樣的言說其實更是要提醒讀者神早已說明過等候神的人必得拯救這事實(8:17, 25:9, 26:8, 29:9, 30:18, 33:2共六次提及等候的主題), 是的, 以賽亞先知早就宣告那等候神的人必然可以蒙福, 必然可以重回耶路撒冷, 可以重新得力。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31), 我們在跟從主的路上也十分疲乏無力, 想要放棄嗎? 先知的話鼓勵當日神的百姓, 不要放棄, 不要懷疑神的能力, 並且確認等候神的人沒有徒然, 因為重新得力的時候到了, 因為巴比倫傾倒了, 因為古列下詔了。不過即使這樣, 多數被擄子民不卻不想回歸; 所以與其說是百姓在等上帝拯救, 不如說是上帝在等百姓回轉, 否則, 上帝只是徒然施行拯救。

我們都想重新得力, 等候神的人真可以這樣經歷嗎?可以的, 因為主耶穌的死與復活已經把魔鬼打敗, 因為主耶穌應許必要回來, 我們在等候主再來時, 可以不斷藉著聖靈加給我們的, 重新得力, 可以奔跑不困倦,行走不疲乏。不過, 惟有全心相信, 謙卑順服的人, 才可以不斷領受聖靈的感動。
是的, 我們在等, 上帝更是在等, 等我們悔改, 等我們順服今天, 我們是怎樣等?

【賽40:31】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祈禱】主耶穌啊, 求你給我更多信心, 更多的勇氣, 一步一步跟隨你, 好叫我可以走過人生的高山和低谷, 愈來愈像你, 阿們。


【後記等候耶和華的意義
中譯作等候的希伯來文qavah, 原來的意義是 bind together, twisting, 即與動詞的賓語緊緊紏纏在一起的意思, 所以「那等候耶和華的」實質意思應是「那與耶和華緊緊結連的」, 常常與上主相交的」, 或「與上主的生命互涉的」(與主契合的)等。
所以等候耶和華的人就不是等待上主作些甚麼, 而是說明這樣的人緊緊跟從上主的吩咐生活, 並且他的生命常常為主作見證這樣的人就可以「如鷹展翅上騰」。
鷹在天空翱翔不是靠不斷拍打翅膀, 而是乘風而去, 與少年人的奔跑必有困倦之時, 戰士(所謂強壯的所指)在戰場上行走會有跌倒或疲乏之日不同, 因為與神相交的人, 是乘著聖靈的風前行, 在過程中可以不斷得聖靈加力, 指示方向。

【附錄: 40章的結構】
A.
引言, 時候滿足, 回歸的時候到了, 1-2
  B. 回應呼召的對話(), 3-11
    C. 爭辯(),上主的偉大, 12-20
    C’ 爭辯(),上主的創造, 21-26
  B’ 回應呼召的對話(), 27-30
A’ 結語: 仰望神的必不困倦不疲乏, 31



[1] 當國破家亡,聖殿被毀,王和人民被擄多年後,在巴比倫,以色列人這樣埋怨, 當他們幾乎已完全失落,對前途再無盼望時,聽到了可以重回錫安的消息, 他們沒有歡呼, 卻是這樣埋怨

2020年12月8日晨禱會講道錄音



港島東晨禱會錄音


查經班錄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