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2日 星期一

6. 《敬虔的生活(一), 要看顧親屬》(提前5:1-16)

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還不好,不看顧自己家裏的人,更是如此。(提前5:8)

提醒過提摩太要鼓勵教會眾人都要操練敬虔後, 保羅在本章要指出, 敬虔的生活, 不是只在頭腦知道, 更要踐行, 並且由教會領袖帶頭先行。
A.
對教會中人如同自己家人, 1-2
B.
尊敬寡婦的原則, 3-16
   B1.
有需要的寡婦, 好宴樂的寡婦, 3-8
   B2.
年老的寡婦, 年輕的寡婦, 9-15
   B3.
教會要救濟有需要的寡婦, 16

「不可嚴責老年人(1), 怎樣操練敬虔? 讀經禱告是根本, 還要愛人如己, 於是保羅在1-2節提到要勸勉教會信徒如同家中的人, 對老年人如同父親、母親; 勸少年人如弟兄姐妹, 謹記要清清潔潔的, 不要別有用心。對寡婦呢? 顯然當時因為寡婦的問題, 在教會中產生了很大的困擾。(參徒6:1-7)

「要尊敬那真為寡婦的(3), 保羅用了3-16節有關尊敬寡婦的事來說明踐行敬虔。3-8節講論一些實際情況, 起點是提醒眾人要辨清真為寡婦的, 不是說有假的寡婦, 而是說明真正有需要的寡婦, 於是那些家中有人照顧的, 如有兒孫照顧的, 又或是那些年輕又不用照顧兒女的等, 畢竟教會資源有限, 若不分辨清楚, 可能會出現真正有需要的寡婦被教會忽略了。

「寡婦記在冊子上的(9), 9-15節提及的, 可能是當時有年輕守寡的信徒, 靠著教會的賙濟, 背地裏與其他男士發生了曖昧的關係,[1] 這些事既叫教會的名受損, 也絆倒了不少信徒, 而這些事發生時, 仍有不少真正需要幫助的寡婦沒有得到關注。

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1:27), 這種從猶太人的傳統觀念發展出來的教導, 是當時教會中人所熟知的,[2] 不過許多猶太人做不到這種「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 所以因為寡婦而產生的社會問題從來都是猶太人的大問題,[3] 猶太人社會中解決不了的問題, 在教會裏仍然束手無策嗎?

1980
年代中期, 印度的班加羅爾(Bangalore)有一條寡婦村, 她們被社會忽視, 沒有尊嚴, 沒有人關心, 沒有醫療, 沒有教育, 只能做一些甚至連賤民都不願做的工作糊口, 寡婦村的寡婦活在沒有盼望的日子中, 只等待死亡來到, 待來生可以做等級高一點的人。[4] 不過, 今天的寡婦村有自己的學校, 有自己的醫護站, 自己的制衣工場, 她們不單可以自養, 甚至可以去支援其他寡婦, 為甚麼會這些改變? 因為當地政府改變了社保政策, 當地人關注了婦女權益嗎? 不是! 因為二十年前, 有一個寡婦相信了耶穌, 然後教會發現了她們的需要, 於是有信徒去幫助她們, 教導她們不同的技能, 因為寡婦村裏有愈來愈多的人相信了耶穌, 因為主帶領她們離開黑暗, 因為當地教會踐行了敬虔的生活, 因為相信耶穌, 可以有永生, 這些寡婦都是見證人, 筆者也是見證人。

信主的婦女若有親戚是寡婦,要救濟她們,不可拖累教會,好使教會能救濟真正無助的寡婦(5:16)【祈禱】 主啊, 求你叫我們以你的眼目看世界, 用我們去幫助真正有需要的人。阿們



[1] 可能是教會中的, 也可能是教會外的
[2] 事實上, 這也是當時猶太拉比教導猶太人的三大主要功德之一, 祈禱, 禁食, 和賙濟窮人, 當時社會上無依無靠的寡婦是最常關注的
[3] 事實上, 聖經就充滿了許多寡婦的問題, 並由此產生的緊張和困局, 諸如猶大兒子的寡婦他瑪, 大衛的軍長烏利亞的寡婦拔示巴, 養活以利亞的撒勒法的寡婦, 耶穌遇見的拿因城的寡婦等。
[4] 印度的種姓制度, 一種宿命論, 每一個印度人生下來都被分作四等人, 最高級的婆羅門, 最低下的是賤民, 低下的工作只有民去做, 人生痛苦的出路, 只等待來生投胎可以做等級高一點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