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4日 星期三

8. 《敬虔加上知足》(提前6:1-10)

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前6:6)

凡在軛下作僕人的(1), 當日的教會, 有信主的僕和家主一同聚會的情況, 這事情產生角色混亂, 有認為信主僕人可以不再聽從主人的講法。保羅在此向讀者說明(2), 信主的僕人不單仍然是僕人, 且加倍尊敬信主的主人, 這實是基督徒(蒙愛的)的美好見證。
A.
主人和僕人, 加倍的看重, 1-2
B.
錯誤的教導, 錯誤的敬虔, 2-5
C.
敬虔加知足, 領袖的滿足, 6-10

你要以此教訓人,勸勉人(2), 這是承上啟下之言, 顯然有關信主的僕人要加倍聽從主人的教導是沖著傳異教者說的, 所以第3節再提及「傳異教」的人, [1] 他們不服從保羅的這種合乎聖經的敬虔的道理, 然後4-5節更指出他們教導人去教會聚會可以獲取實質利益, 甚至聲稱「敬虔為得利的門路(5), 具體的操作無法得知, 大概是藉著在教會裏與人交往, 而獲得利益, 如在教會的聚會前後作買賣, 或進行借貸等;[2] 保羅嚴正指出, 所有這些情況都這是錯謬的, 敬虔不是為了得利益。

「然而, 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6), 保羅用6-10節反駁那些錯謬之說, 他用6-8節說明敬虔果然是可以大大得利的, 但不是藉著去教會進行各種謀取利潤的買賣或勾當, 而是因為謙卑跟從神(敬虔的生活態度), 基督徒可以常有知足感恩的心, 相信神已經把最好的賜下, 並且認定人本來沒有帶甚麼來到世上, 也不能帶走甚麼(參伯1:21), 所以能夠每天有衣有食就當知足(參太6:33), 人若能因敬虔而生出這樣的心, 就是大利了。

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9), 保羅接著用9-10節說明假裝敬虔而實在想要發財者, 他們陷在許多無知的網羅中, 最終使自己受害, 離開真道, 痛苦一生!

「貪財是萬惡之根(10), 到了提摩太前寫作的年代(一世紀的六十年代), 當去教會聚集的人天天加增, 逐漸形成了一股力量, 想要在教會的群體中謀取私人利益的事愈來愈多了, 所以才會有「敬虔為得利的門路(5)之說, 特別在以弗所這樣的一個商業掛帥的大羅馬大城鎮裏。使世界腐化的金錢同樣會使教會腐化, 因此, 保羅在這信快要結束之際, 寫下了這一段教導。

「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6), 保羅用這語句提醒當日的以弗所信徒, 也提今天的我們, 真正的敬虔可以叫人常常喜樂, 因為敬虔的人不會被世上的錢財吸引去做出主不喜悅的事, 他們心裏也不會有那些事, 敬虔的人心裏所想的就是神的國和神的義, 要實現這些靠的不是勢力和錢財, 乃是靠神的靈(參亞4:6), 並且當人如此生活時, 就可以經歷日常所需的從神而來的每天供應。我們今天為何忙碌為何忙?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6:33)
【祈禱】 主啊, 求你常常提醒我, 要先求你的國和你的義, 好叫我可以敬虔渡日, 專心跟從你的旨意做各樣的事, 阿們。

 


[1] 前文已經討論過, 所謂「傳異教的」, 其實是對神話語的錯謬理解和教導;
[2] 甚或是藉鼓動信主僕人少付甚至免付高昂贖價得自由, 這些人當然可以從中取得利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