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 星期四

7. 《新酒新瓶新生命》(可2:18-28)

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恐怕酒把皮袋裂開,酒和皮袋就都壞了;惟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裡。(2:22)

耶穌竟然會收稅吏為門徒,這是不可思議的改變,究竟這是甚麼道理呢?在第二章的結束處,馬可福音用了一個三文治式敘述來說明其所以然。[1]

A.
耶穌的門徒為何不隨眾禁食,18-20
  B.
新布舊衣新酒舊瓶的比喻,21-22
A’
耶穌的門徒為何安息日做事,23-28

A. 耶穌的門徒為何不隨眾禁食(18-20):
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陪伴之人豈能禁食呢?(19)三文治的上面一段是談及法利賽人找耶穌,問及為何耶穌沒有叫門徒禁食,這是耶穌的答案,接著他指出既然新郎現在與他們一起,他們當然不能禁食,只是當新郎要離開他們時,他們還是要禁食的。這裏,新郎是耶穌,陪伴之人就是耶穌的門徒[2]

A’ 耶穌的門徒為何安息日做事(23-28):
「耶穌當安息日從麥地經過(23)23-28節是三文治的下面一段,是談及耶穌的門徒在安息日經過麥地時掐了麥穗吃,被法利賽人指責犯了安息日的條例,耶穌的回應是「大衛當日也吃了只供大祭司吃的陳設餅」,而耶穌既然是安息日的主,他的門徒當然可以吃。

這兩段一前一後的事件,都是說明耶穌帶來了改變,改變了他們一些既有的做法,因為耶穌既然是基督(1:1),他就是人生命的主,同他與門徒同在時,禁食(為了等待主)就不需要了,[3] 唯有等耶穌再回來時,門徒才禁食。[4] 耶穌是安息日的主,人跟從耶穌就是守安息日的條例了,這是設立安息日條例的根本意義所在。

新布舊衣新酒舊瓶的比喻(21-22):
人怎樣才可以經歷這些改變?藉著新衣新布和新酒新皮袋的講論,耶穌說明自己來到改變了這個世界,相信耶穌的人生命更新了,所以相信耶穌的人不應用本的方式來生活,相信耶穌的人,雖然外貌長相沒有因為相信耶穌而改變,但真正的改變已經在人的生命內裏發生了,所以相信耶穌的人就會一舉一動都有新生的樣式(參羅6:4,林後5:17),若果相信耶穌以後,生命沒有改變,就像用新布補在舊衣上,或把新酒放在舊皮袋中,只會把舊衣扯壞,把舊皮袋扯破。

但人怎樣可以更新呢?舊衣怎可變新衣,舊皮袋怎可變成新皮袋呢?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認罪悔改,相信耶穌所傳的福音(1:15),人就可以像耶穌受洗時一樣,有聖靈像鴿子降在人身上(1:10),因著聖靈的工作,人活出聖靈的新樣,不是靠守住老規矩,守住儀文的舊樣不能帶來改變(7:6)

【祈禱】
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
主啊,感謝你的揀選,求你叫我的信不是只有宗教的外衣,我的心思意念都要與你對齊,我要成為新造的人,阿們。



[1] 所謂三文治式者,就是用前後三組敘述來說明一個信息,前一段和後一段的敘述把核心信息包在中間,像三文治般把美味餡料夾在中間。

[2] 即後來的教會中人,新娘是教會參啟19:721:2; 5:24-25

[3] 因為禁食的目的是尋求神的心意,謙卑到主前等候主的帶領。

[4] 初期教會常常禁食祈禱,見徒13:214:2327:9

2025年5月20日 星期二

癱子得醫治與聖靈大能(可2:1-12)(訪韓行前40天禁食禱告操練,第四天)

 

【唱詩敬拜】

【朗讀使徒信經和今天經文】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因聖靈感孕,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於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陰間,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我信聖靈,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體復活;我信永生,阿們。


【靈修默想】
今天的經文記載了四個朋友突破重圍將癱子縋到耶穌面前的動人故事,當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可2:5),這不僅是對行動的肯定,更是聖靈所賜的屬靈洞察力。耶穌首先宣告「小子,你的罪赦了」(可2:5),這句話展現了聖靈引導下的信心言語如何先觸及靈魂最深處的需要,然後才解決外在的問題。 

文士們心裡議論耶穌僭越時,耶穌以「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可2:10)回應,這是屬靈權柄的宣告。耶穌沒有停留在辯論,而是用「起來,拿你的褥子行走」(可2:11)這充滿聖靈能力的命令,使癱子立刻痊癒。這顯示真正的復興不僅是教義的正確,更是聖靈大能的彰顯——當信心與行動結合時,就能帶來生命的突破。 

這個故事特別強調「拆通房頂」(可2:4)的創意行動,這事件說明信心需要行動來表達。四個朋友不按常規的行動,正是絕對肯定信心的具體表現。當我們願意突破傳統思維的限制,聖靈就能透過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復興。癱子「當著眾人面前立刻起來」(可2:12),這驚人的結果使眾人都歸榮耀給神,這就是真正復興的標記——神得榮耀,人得醫治。

 

【思考問題】
1. 你是否有為他人「拆通房頂」的信心行動?這如何影響你對聖靈工作的認識?
2. 當面對看似不可能的處境時,你的禱告是停留在理性分析,還是能發出信心的宣告?

【禱告】
先讀出以下經文,然後開口禱告

【出15:26】又說:「你若留意聽耶和華-你 神的話,又行我眼中看為正的事,留心聽我的誡命,守我一切的律例,我就不將所加與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因為我-耶和華是醫治你的。」

【太8:17】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他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

【雅5:15】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

 

求主施行醫治的大能 

親愛的天父上帝,叫我常常想起你的名為耶和華拉法,今天仍然施行醫治,我來到祢面前,求祢的醫治運行在(身體有軟弱的者的名字)在他(說出他的名字)的身體與心靈中,使他/她的軟弱得著力量,病痛得著痊癒。

 主啊,照著祢的應許,祢代替了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靠著你我們可以得醫治。求祢的寶血潔淨一切病根,祢的十架大能破除一切疾病的權勢。願祢醫治的恩膏如活水江河,流進每個病痛的身體,使衰殘的細胞重新得力。

 聖靈保惠師啊,求祢叫我相信聖經的真理教導,在我們中間施行醫治的神蹟。興起禱告的群體,用信心的油抹病人,使患病的人因著教會的信心禱告得著痊癒。願祢的醫治大能彰顯,使多人歸榮耀與祢!奉主耶穌基督得勝的名祈求,阿們。

從醫治到禱告的復興(可1:21-45)(訪韓行前40天禁食禱告操練,第三天)

 

【唱詩敬拜】

【朗讀使徒信經和今天經文】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因聖靈感孕,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於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陰間,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我信聖靈,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體復活;我信永生,阿們。


【靈修默想】
馬可福音一章21-45節記載了耶穌在迦百農充滿聖靈能力的服事,耶穌在會堂裡的教導令人驚奇(可1:22),因為祂的話語帶著屬天的權柄,這正是聖靈充滿之人的特徵——言語不再是空洞的宗教術語,而是帶著改變生命的大能。當污鬼喊叫時,耶穌用簡短的命令「不要作聲,從這人身上出來吧!」(可1:25)就釋放了那人,彰顯了信心言語在聖靈引導下的超自然能力。 

耶穌的服事呈現一個屬靈習慣:公開服事→退修禱告→重新出發(可1:35)。天未亮的時候,耶穌到曠野禱告(可1:35),這不僅是休息,更是與父神深度的連結,這個報告顯明禱告生活的重要性,這是維持聖靈充滿的關鍵。耶穌在禱告中重新得力,以致能繼續周遊加利利全地傳道(可1:39),這種「服事—禱告—再服事」的模式,正是持續復興的祕訣。

當長大痲瘋的來求耶穌時,耶穌「動了慈心」(可1:41),這慈心不是普通的同情,而是聖靈所結的果子。耶穌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這句話融合了聖靈的感動與信心的宣告,帶來即時的醫治。這提醒我們,真正的復興不僅是外在的神蹟奇事,更是聖靈內在工作的結果——當我們的言語、行動與禱告都順服聖靈引導時,就能成為神恩典流通的管道。

【反省與思考】
1. 你的服事是否像耶穌一樣,建立「服事—禱告—再服事」的健康循環?
2. 當面對需要時,你的第一反應是憑己意行動,還是先尋求聖靈的引導?

【禱告】
先讀出以下經文,然後開口禱告

【提後1:6】為此我提醒你,使你將 神藉我按手所給你的恩賜再如火挑旺起來。

【約6:63】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

【賽66:1】耶和華如此說: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你們要為我造何等的殿宇?哪裏是我安息的地方呢?

求主賜下即時順服的信心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揀選我為你作工,求祢重新挑旺我的恩賜。主啊,求祢除去我心中一切膽怯的靈,賜下剛強、仁愛、謹守的心,使我能以無偽的信心順服祢的引導。

永活的主啊,祢的話語就是靈,就是生命。求祢用祢活潑的道充滿我的心,使我所思所言都順從聖靈的引導。當我軟弱猶豫時,願祢的話如兩刃的劍,剖開我的遲疑,使我單單信靠祢的帶領。

創造天地的主,祢說:「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賽66:1)。求祢擴張我的信心,使我認清祢是統管萬有的主宰,在祢沒有難成的事。讓我放下自己的籌算,全心順服祢的旨意,因知道祢的意念高過我的意念。

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


聖靈引領的曠野歷程(可1:12-20) (訪韓行前40天禁食禱告操練,第二天)


【詩歌敬拜】


【朗讀使徒信經和今天經文】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因聖靈感孕,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於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陰間,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我信聖靈,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體復活;我信永生,阿們。

【靈修默想】 
馬可福音1:12-20記載了兩個關鍵場景:耶穌受聖靈引導進入曠野受試探,以及呼召第一批門徒的時刻,讓我們看見「聖靈引導」與「即時順服」的真理。當聖靈「立刻」把耶穌催到曠野(可1:12),這不是一個建議,而是一個神聖的催促,耶穌選擇完全順服,這正是絕對肯定信心的最佳示範。 

西門和安得烈聽見耶穌呼召時,「立刻」捨了網跟從祂(可1:18)。真正的信心會帶來即時的行動。這些漁夫沒有計算成本,沒有考慮後果,單單因著耶穌話語中的權柄就作出人生最重要的抉擇。他們的言語從「我們去打魚」轉變為「我們要得人如得魚」,這種生命方向的徹底轉變,正是聖靈充滿所帶來的復興標記。 

我們的思想常被「等一等」、「再考慮」所綑綁,但聖靈的工作往往是「立刻」的。當神的呼召臨到,信心不是慢慢培養的,而是當下抉擇的。耶穌在曠野得勝試探後,立刻開始呼召門徒,這提醒我們:每一次屬靈得勝都是新事工的開始。真正的復興始於一群願意立即回應聖靈引導的人。 

【回應問題】
1. 當你感受到聖靈的引導時,是否常有「立刻」順服的行動?是什麼阻礙你即時回應神的呼召?
2. 你的信仰生活中,是否有過像門徒那樣為基督徹底改變人生方向的經歷?這帶來什麼樣的屬靈突破? 

【禱告】
先讀出以下經文,然後開口禱告

【耶20:9】我若說:我不再提耶和華,也不再奉他的名講論,我便心裏覺得似乎有燒著的火閉塞在我骨中,我就含忍不住,不能自禁。
【太4:19】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
【羅8:14】因為凡被 神的靈引導的,都是 神的兒子。

 為主賜下即時順服的信心祈禱

 親愛的主,求祢使我像耶穌一樣敏銳於聖靈的引導,願祢的話使我的心裡如火著起,催逼我立即行動。主啊,破除我拖延的習慣,賜我勇氣作出信心的抉擇。 

求祢的聖靈充滿我,叫我順著聖靈的引導,跟從主的腳蹤行,在生活中敏銳於祢的帶領。讓我效法門徒的榜樣,能「立刻」回應祢的呼召,不計算世俗的得失。 

主啊,叫我照著祢的應許,成為得人的漁夫,在每天生活中見證祢的恩典。賜我絕對肯定的信心,在每一個「立刻」的抉擇中經歷祢的信實。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信心與復興的開始(可1:1-11)(訪韓行前40天禁食禱告操練,第一天)

 

【唱詩敬拜】



【誦讀使徒信經和今天經文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穌基督,
上帝的獨生子;因聖靈感孕,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於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陰間,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我信聖靈,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體復活;我信永生,阿們。

【靈修默想】
馬可福音的序言記載了施洗約翰在曠野的事工與耶穌受洗的兩個場景,兩者都呈現「聖靈充滿」與「絕對肯定信心」的真理。當約翰在曠野呼喊「預備主的道,修直祂的路」時(可1:3),這不僅是一個預言,更是一個信心的行動,藉著絕對肯定的信心,他宣告那等待已久的基督即將到來。

耶穌受洗時,聖靈彷彿鴿子降在祂身上(可1:10),是聖父、聖子和聖靈同時出現的偉大時刻。這場景說明聖靈的充滿不是一種感覺,而是信心的領受,更是天父十分喜悅的,所以說出:「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可1:11),這正是對耶穌使命的肯定,也是對所有憑信心跟隨之人的應許。

我們的思想常被現實限制,但施洗約翰展現了突破性的信心,他在看不見任何跡象時就開始預備主的道路。同樣地,當我們在禱告中用信心的言語宣告神的應許時,聖靈就會在我們生命中動工。復興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當天父的兒女用信心領受聖靈的大能時必然產生的結果。 

【思考問題】
1. 你的生命是否經歷過聖靈清晰的引導?這如何影響你對神旨意的信心?
2. 在預備復興的道路上,你認為個人悔改與聖靈充滿哪個更為重要?為什麼?


【禱告】
先讀出以下經文,然後開口禱告

【賽40:3】有人聲喊著說:在曠野預備耶和華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們 神的道。
【來11:1】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可1:11】又有聲音從天上來,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


求主賜下聖靈充滿與突破的信心

親愛的天父,求祢使我像施洗約翰一樣,成為預備道路的人。求聖靈給我加力,讓我在生命的曠野中為祢修直道路,即使眼前看不見任何跡象,仍能憑信心宣告祢的作為。

聖靈啊,求祢充滿我,如同鴿子降在耶穌身上一樣。讓我經歷聖靈真實的同在與能力,使我的生命成為祢恩典的見證。叫我得著能力作主耶穌的見證人,在每天生活中活出聖靈的大能。求你給我更大的信心,因為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讓我不憑眼見,單單信靠祢的應許,在聖靈的引導下勇敢前行。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6. 《作得人的罪人》(可2:13-17)

耶穌聽見,就對他們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2:17)

「耶穌又出到海邊去(2:13)一天耶穌又在海邊教訓人,「這字說明耶穌經常這樣做,注意所謂的海邊實是加利利湖邊,那裏沒有海浪拍岸聲。因為那裏可以讓更多人聽到他傳講的福音,[1] 因為海邊的地方遠比在城中的房子大眾人可以沿著湖邊站著聽耶穌則在船上講話(3:94:1),成為一個天然的宣講場所。

A.
召罪人跟從。13-15
  A1
呼召稅吏作門徒,13-14
  A2 叫罪人跟從耶穌,15
B.
病人得醫治,16-17

呼召稅吏作門徒(13-14
你跟從我來(2:14),馬可報告這一天當耶穌經過迦百農的稅關,走到亞勒腓的兒子利未前面,[2] 對他說出這樣的話,就像呼召彼得和約翰等人作門徒一樣,利未就起來,「跟從了耶穌(2:15)[3] 於是利未也作得人漁夫嗎?不,是得人稅吏(參前文解說)

叫罪人跟從耶穌(15
「耶穌在利未家裡坐席的時候,有好些稅吏和罪人與耶穌並門徒一同坐席(15)利未成為耶穌的門徒之,就邀來好些朋友來與耶穌一同吃飯,這些被猶太人視如罪人的稅吏,都因著利未的引介與耶穌相遇。「因為這樣的人多,他們也跟隨耶穌(2:15)這一節的下半報告利未成為得人的稅吏,15節的下半這語句其實說明原來跟隨耶穌的人中有不少是像利未一樣的被猶太人輕視和排擠的人。[4]

病人得醫治(16-17
「他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喝嗎?(16),文士和法利賽人這樣批評耶穌。稅吏和普通民眾間的關係本來十分差,但當他們跟從耶穌後,緊張的關係自此大大改善,本來甚是美好,然而文士卻因耶穌與罪人一同吃喝指責他不守律法!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17),這是耶穌對那些批評他接納稅吏,甚至呼召稅吏作門徒這行動的回應。對於那些站在道德高地的文士和法利賽人,他們早已把稅吏和他們的朋友列作罪人,[5] 所以耶穌此舉也被看作不守律法!

對於耶穌的事工,當日的人很多都知道耶穌是拉比,但使得耶穌的名聲遠播,多人跟從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無數人的病得醫治,但究竟誰人需要醫治?沒有人比耶穌知得更清楚,人身上看得見的病得醫治可以很困難,甚至可以困擾人一生,但人內裏的病要得醫治卻更困難,可以毀滅人的一生,所以耶穌來到世上,就是要去找那些生命需要醫治的人,利未就是這樣的人,耶穌不單要醫治利未內裏的問題,耶穌更要用利未去得人; 耶穌也要醫治我們內裏的問題,要用我們去得人,耶穌要用利未去作得人的稅吏,利未做到了。耶穌要用我們去得甚麼人?我們做得到嗎?

有病的人才用得著醫生,利未沒有去海邊找耶穌醫治,但耶穌卻醫治了他,需要醫治的甚麼人?我們是這樣的人嗎?我們已經得了醫治嗎?我們不會作得人的漁夫,不會作得人的稅吏,但我們可以作得人的老師,作得人的學生,作得人的工人,作得人的主婦,作得人的罪人!

【祈禱】
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路18:13
主啊,這是何等的恩典,像我這樣的罪人,都蒙你揀選,可以為你作工,我要天天跟從你,為你作見證,阿們。



[1] 有別於當時羅馬王帝高調吹噓自己給人的福音,那是關乎羅馬帝國如何攻城略地來的強國崛起的福音,怎樣獨攬大權而營造出來的所謂和諧的福音。

[2] 顯然利未當時沒有擠擁著跟著耶穌,因為他沒有想像過耶穌可以幫忙解決自己的問題。他的蒙召顯然影響了後來撒該的改變(19:1-10)

[3] 耶穌在迦百農多時,他早知稅關在那裏,並很可能早已認識利未其人,了解他的情況,而非偶然經過,隨便呼召,然後利未不知就裏,就起來來跟從耶穌。

[4] 後來,利未請耶穌和門徒到他家吃晚飯,同席的還有不少稅官和其他聲名狼藉的罪人。(跟從耶穌的人中,有許多這樣的人。)。(聖經.新普及譯本,馬可福音 2:15) 。被猶太人看為罪人的多與他們的工有關,如稅吏,妓女等。

[5] 作為幫助羅馬當權者收納稅金的人,稅吏在羅馬帝國境內惡名昭著,不少稅吏都在收稅時中飽私囊,成為財主(見路19:1-10,該撒是財主)。所以雖然律法沒有以作稅吏這工為不潔,但卻被猶太社群看作是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