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勝的,我必將那隱藏的嗎哪賜給他,並賜他一塊白石,石上寫著新名…(啟2:17)
|
「那有兩刃利劍的,說:」(12),給別迦摩教會的令諭中,用上主耶穌的話語是兩刃利劍這個形像(1:18),實是說明基督要按他的話語作審判,可見別迦摩教會面對的問題極其嚴峻。別迦摩是當時亞細亞省的首府,城中有各種異教的神廟,有說當日盛行的君王崇拜由這個城開始,其中的君王神廟因此影響著城中居民生活,也對別迦摩教會帶來巨大挑戰。[1]
A. 令諭的雙方。12
A1 別迦摩教會,12a
A2 有兩刃利劍的,12b
B. 令諭的內容。13-16
B1 稱讚忠心持守主道,13
B2 籲棄絕巴蘭的教訓,14-16
C. 令諭的應許。17
C1 聽吩咐行必得勝,17a
C2 獲賜隱藏的嗎哪,17b
稱讚忠心堅守主道 (13):13-16節是這令諭的主體內容。所謂「撒但座位之處」,指的正是那裏的君王崇拜大廟,而文中提到的忠心見證人安提帕很可能就是因為拒絕參與,甚或勸諭人們不要參與君王崇拜殉道!在這樣的情況下,別迦摩教會仍然沒有棄絕主道,繼續奉主名聚會,是主所稱許的。
籲棄絕巴蘭的教訓 (14-16):然而,14-15節指出別迦摩教會中有人服從尼哥拉一党人的教訓去拜假神(參2:6,以弗所教會堅拒尼哥拉党的言說),主把這些人比喻作從前引領以色列人行淫吃祭偶像之物的術士巴蘭(參民31:16),[2] 這些放縱的罪,是神嚴厲吩咐祂的百姓要棄絕的(參利18-20)。主嚴厲警告教會,這些人若不悔改,主必然很快用口中的劍攻擊他們。
令諭的應許 (17):從耶穌在五餅二魚以後的講論中曾經以自己的話比喻作嗎哪可見(約6:49-51),這裡講的「隱藏的嗎哪」指的就是主的話。主應許給那些得勝的人(守主道的人)這嗎哪,與及一塊寫上新名的白石,意思是可以在主耶穌的救恩裡有份,[3]提及除了那領受以外,沒有人能認識,可能是指他們不會因為信主而不能在那城中生活(參受獸印記者額上有六百六十六的印記)。
別迦摩教會所在的地方,要做基督徒很不容易,因為君王崇拜之風已經入侵教會,導致很多人離開真道。感恩,主應許人若能聽到這信的指示後悔改,他(們)仍然可以得神話語餵養,在生命冊有份。所以,我們不要再害怕環境的困難了,也不要害怕得不到神的恩典憐憫了,因為凡聽了神話語,又行出來的,都是有福的(1:3),他的名字可以寫在生命冊上。
【路10:20】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 |
[1] 君王崇拜的情況雖然在第4章才正式報告, 但給七教會的令諭中很多都間接提及這事帶來的禍害。第13章提及的二獸正是君王崇拜的具體說明。
[2] 14節下說明指出及巴蘭引領以色列人吃祭偶像之物和行姦淫的事。
[3] 舊約以色列人常立石為記, 然後把有關約定寫在所立石上, 如約書亞領以色列人過約但河時, 叫人立石為記(書4:7); 撒母耳領以色列人打敗非利士人時立石, 稱作以便以謝為記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