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0日 星期四

14.《弟兄和睦同居, 在哪裏?》(詩133:1-3)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133:1)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1),[1] 「弟兄和睦同居」有多好? 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2), 這是一幅祭司被膏立的圖畫, 畫中眾人在聖殿見證那蒙神揀選的利未人被膏立時的喜悅, 祭司是神所揀選在百姓中作教導律法的, 為百姓獻祭獻上禱告, 百姓有福了, 這是一幅蒙福的圖畫。
A. 弟兄和睦同居有美善, 1
   B. 好比貴重油澆在祭司頭上, 2
   B’ 好比黑門甘露降在黑門山, 3
A’ 與神同在有命定的福, 3

弟兄和睦同居」有多好? 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因為在那裡有耶和華所命定的福,就是永遠的生命」(3), 詩歌裏的「黑門」指的是巴勒斯坦的最高峰黑門山, 這山終年積雪, 是巴勒斯坦主要河流的水源供應者, 春夏與秋冬交替時, 黑門山的冰雪會被氣流帶到南方的耶路撒冷, 使那裏的農作物得著秋雨和春雨的灌溉, 當以色列人在乾旱季節過去, 迎來這黑門的甘露時, 就歡喜快樂, (參【黑門山】)

「弟兄和睦同居」有如這兩幅圖畫呈現的美好, 被擄回歸的人們都記得這歌的唱頌, 其實是為了鼓勵遠方的百姓回歸, 回到耶路撒冷居住, 特別當那一年

城是廣大,其中的民卻稀少,房屋還沒有建造。(7:4), 尼希米帶領聖城重建完成了, 當時他滿心以為那些回歸的百姓都會陸續搬進城中居住了, 那些「被擄歸回剩下的人在猶大省遭大難,受凌辱」(1:3)不會再出現了, 可惜事與願為, 竟然沒有百姓願意住在城中!

百姓的首領住在耶路撒冷。其餘的百姓掣籤,每十人中使一人來住在聖城耶路撒冷,那九人住在別的城邑。凡甘心樂意住在耶路撒冷的,百姓都為他們祝福」(11:1-2), 不得以, 尼希米只得用每十人中掣籤抽取一人這行政方法, 鼓勵眾人遷進耶路撒冷。

「弟兄和睦同居」有多好? 當那一天眾人知道要遷進耶路撒冷這個荒廢已久的地方居住時, 眾人一同唱著這歌, 他們被告自己被選上是祝福, 不是不幸, 唱著這歌, 眾人看見的不再是「遭大難,受凌辱」、「民卻稀少,房屋還沒有建造」這些叫人沮喪的現實, 而是祭司被按立, 春雨秋雨的福臨到錫安這些叫人喜樂的夢景實現。

移民宣教故事1930年代前後, 當中國人被列強侵略, 民不潦生, 無數的中國人漂洋過海去金山尋找新天地, 下南洋謀生, 數以百計在廣東客家地區的基督徒去了沙勞越(今天的東馬沙巴), 那地沒有金礦, 也沒有多少發財機會, 有的只是熱帶雨林, 毒蛇猛獸, 為甚麼去那裏? 因為帶領他們在客家地區的宣教士看見那地方需要福音, 而這些客家信徒, 就是回應那呼召, 在那些年間到那地方開墾土地, 建立了今天的沙巴。今天, 馬來西亞的沙巴有最高比例的基督人口, 有神神學院, 有無數的教堂林立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 無數的人都因著聖靈的帶領, 看見了那些無人願去的地方, 將要經歷神的恩福大大充滿, 然後就踏上征途, 即使眼前只是一窮二白, 甚麼都沒有, 十八世紀的清教徒這樣去了新大陸, 十九世紀的客家人去了沙巴, 今天我們要往何處去?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 教會歷史告訴我們無數的人都看見了這樣的, 樣的, 我們也看見了嗎? 我們願意邁開步伐嗎?

【黑門山, 地理小識】黑門山又名西雲山,位於東黎巴嫩山脈南部末端,長約20哩,最高峰海拔為2,814米,長年積雪。頂峰位於敘利亞和黎巴嫩,是巴勒斯坦美地的「眾山之首」。
黑門山南面的山麓就是該撒利亞腓立比,彼得曾在這認耶穌為基督。黑門山是約書亞征服巴勒斯坦美地的北疆,也是美地最高的山,一直有水流下,先經過加利利海,再流過約但河,流入南邊的死海。整個美地的主要水泉都是靠著黑門山來的。
黑門山現在是以色列唯一的滑雪渡假區,從地中海而來的空氣帶著水分,遭遇黑門山往上升,再加上北風,就會把冰雪的冷空氣帶到南方的耶路撒冷,所以詩篇133篇記載著「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 摘錄《今日基督教報》2012.7.14





[1] 這是連續十五首上行之詩的第十四首, Behold, how good and pleasant it is when brothers dwell in unity!”, (133:1, ESV)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