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9日 星期二

8. 《行善受苦, 主的旨意》(彼前3:17-22)

就是那從前在挪亞預備方舟、神容忍等待的時候,不信從的人。當時進入方舟,藉著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個人。(彼前3:20)


「神的旨意若是叫你們因行善受苦…(17), 這一個段落繼續講論門徒行善受苦的事, 前段談論的是門徒受苦的事, 這一段則是以耶穌的死而復活說明, 說明受苦帶來偉大意義。
A. 行善受苦, 神的旨意, 17-18
B.
復活見證, 受苦有福, 19-20
C.
洗禮見證, 主賜永生, 21-22

行善受苦, 神的旨意 (17-18)引用了先知的教導說明受苦有益的教導後, 彼得在這裏引領讀者思想主耶穌的生命見證, 彼得的讀者都知道, 主耶穌的死, 成就了「義的代替不義的」偉大果效, 主耶穌的受苦把世人都帶到神面前。因為他死了以後, 三天就復活了, 這是門徒所確信的。

復活見證, 受苦有福 (19-20):注意第19節中譯作「他藉這靈」的片語中沒有, 所以「這」指的是甚麼沒有定論, 19-20節講論的很可能是讀者們熟知的課題, 所以彼得沒有很多的解說,[1] 而直接把這事的果效說出, 因為說的很簡短, 故此歷來的解經者都不太肯定何所指, 大概應是承接前文有關耶穌死而復活的講論, 指出這事件帶來救恩的果效(「藉這」所指的事), 即被罪所監禁的靈可以聽到福音的恩典。第20節提及那些在監獄裏的靈就像挪亞方舟故事中不信的人, 他們都因不信神話語在洪水中死去, 但因為相信的必得救恩, 如挪亞故事中相信的八人都蒙神拯救

洗禮見證, 主賜永生 (21-22):這一段是行善受苦的結語, 「這水」是第20節的挪亞洪水事件, 那事件在這裏與「洗禮」作比較, 提及洗禮當然是因為收信人都已經受洗, 所以用洗禮帶來見證鼓勵他們;[2] 因為洗禮本身沒有除掉肉體污穢的功效, 而只是受洗者在眾人面前見證對神的信心(神面前有無虧的良心」意義), 洗禮是信心的見證, 而非水禮給人帶來信心。相信甚麼呢當然是相信福音, 特別是第22節提及的, 耶穌已經被升為至高, 如今坐在父神的右邊, 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服從了他。

「神的旨意若是叫你們因行善受苦, 總強如行惡受苦(17), 彼得再一次提醒我們, 無論如何都要行善, 即照著神的話語說話行事; 絕不可行惡, 即不聽從神的話語行(即使是為了民主自由、平等等的口號)耶穌的受苦不是羞辱, 不是軟弱, 不是失敗, 而是榮耀, 是剛強, 是勝利。耶穌因為行善而受苦, 門徒照耶穌吩咐行也會受苦, 因為如此行會被人誤會, 被人看輕, 甚至被逼迫或苦待。你願意照著耶穌的吩咐行嗎?就算受苦仍然去行嗎?

【提後3:12】不但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
【祈禱】因為被罪扭曲, 照著聖經吩咐行的人都受苦, 主啊, 求你給我一顆剛強仁愛的心, 可以照著你的吩咐生活, 阿們。

 



[1] 很可能是以當時流行的偽經《以諾一書》中有關墮落天使永被囚禁於地上, 其中談及惡靈會被洪水消滅等事作講論背景

[2] 在文中忽然提及洗禮這詞使不少解經家認為這信本來是一次復活節洗禮聚會的講章, 作者用講章信息去鼓勵當日受逼迫的收信人。所以信中許多修辭技巧都流露講道的色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