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不愛主,這人可詛可咒。主必要來!(林前16:22) |
作為全書的結束, 保羅在第十六章提及兩方面的安排, 其一是有關捐錢支持耶路撒冷教會的安排, 其二是有關自己的宣教團隊這一年的行程安排, 最後就是如常的有勉勵、問安和祝福的話語。
A. 捐助母會安排, 1-4
B. 年內行程安排。5-12
B1 年底去哥林多,
5-9
B2 一會去一不去,10-12
C. 勉勵問安祝福。13-24
C1 敬重主的工人,
13-18
C2 給讀者問安語,
19-21
C3 主再來的祝福,
22-24
「論到為聖徒捐錢…」(1), 從使徒行傳的報告可知,
在保羅第二次宣教旅程結束(馬其頓異像)後, 取道到耶路撒冷時,
得知耶路撒冷的缺乏, 就想到在外邦教會中呼籲損錢, 1-4節提及的「捐錢的事」就是為此, 也因此提及邀請他們派人和他同去探望耶路撒冷教會(詳見徒18-19章)。
「我要從馬其頓經過…」(5), 保羅在5-12節提及自己計劃這一年稍後將會取道馬其頓去哥林多, 然後在哥林多稍作停留, 等到過了冬天,
再出發往別處去。他提及目前在以弗所有很多工作, 所以未能去哥林多。保羅在此提到雖然那時在以弗所遭受很多人反對, 但因為看見神在以弗所為他開了福音的門, 所以他仍然要在那裏作工, 直等到五旬節。
「若是提摩太來到…」(10), 10-12節談及提摩太和亞波羅這一年的行程。提摩太可能會去一次哥林多, 若是這樣, 請哥林多的信徒好好和他配合工作, 他特別提及眾人不要藐視他, 可能因為提摩太當時很年輕,
至於亞波羅, 本來保羅十分主張他與提摩太同行, 但由於一些信中沒有提及的原因, 他就不會同行, 只等有機會再去。
「你們務要警醒…」(13),
13-24節是給讀者的最後勉勵、問安與祝福的話。13-18節是勉勵的話, 由第13節給讀者四個鼓勵詞語開始, 就是務要警醒(提防惡者的迷惑), 還要在信仰上站穩(照著耶穌的教導勤讀聖經); 既要勇敢(為主作見證, 所謂「要作大丈夫」的意義); 又要靠聖靈得力(所謂「要剛強」的意涵), 然後第14節重申無論如何都要把愛做出來(參第十三章的內容)。15-18節提及的司提法那應是他們熟識的哥林多人, 保羅鼓勵眾人都要效法這人, 並且吩咐讀者務要敬重有這種生命的人。
「亞細亞的眾教會問你們安…」(19), 保羅在19-21節送上了以弗所眾信徒(所謂「亞細亞的眾教會」)的問安, 特別提及亞居拉和百基拉二人, 因為這對夫婦都參與了保羅開拓哥林多教會的工作(參徒18:2-3)。
「若有人不愛主, 這人可詛可咒, 主必要來」(22) 22-24節是最後的祝福語, 為甚麼會在此提及「可詛可咒」的詛咒?其實所謂「可詛可咒」原文是「分離, 隔絕」(excommunicate)。[1]這不是咒詛, 而是藉著說明不愛主的人將要面對與主隔絕的事實, 提醒讀者要努力傳福音,
因為主快回來了。23-24節是保羅給讀者的祝福,
祝福他們都可以善用恩賜活出有愛的生命。
願主耶穌基督的恩常與你們眾人同在!我在基督耶穌裡的愛與你們眾人同在。阿們!(23-24) |
【後記: 哥林多前書闡述的十字架道埋】
十字架的道理, 是人看為愚拙卻是神的智慧(1),
是有聖靈在心中的生命(2), 是以耶穌為根基把教會建立起來(3), 是作神奧秘事的忠心管家(4), 是認定因信耶穌已經洗淨成聖稱義(5-6), 是用世物好像不用世物(7), 是凡事都以別人得益處為宗旨(8-11), 是不以自己所的恩賜而驕傲, 是穿上新人的見證(12-14), 是活出基督復活的大能(15), 是遭人拒絕時仍不斷為那不愛主的人祈求(16)。基督徒可以活出十字架的道理, 因為我們都領受了這樣的祝福:願主耶穌基督的恩常與你們眾人同在!我在基督耶穌裡的愛與你們眾人同在。阿們!(23-24)。
[1] 「可詛可咒」與羅9:3中的「咒詛」原文是同一個詞語。保羅實是藉此鼓勵讀者要好好聽從這信的教導去處理教會的各種問題。讓不聽從主的人(不愛主的)離開,
不用勉強拒絕耶穌的人跟從。「主必要來」是(亞蘭語Maranatha, 意即Our Lord, come!), 是一個禱告,
對於那些始終不願回轉的人, 當主再來的時候,
他們就不能得救贖了, 所以我們要努力傳主福音, 使他們可以得救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