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就除掉他們中間的外邦神,事奉耶和華。耶和華因以色列人受的苦難,就心中擔憂。(士10:16) |
耶弗他的故事是士師故事七個循環的第六個, 這個循環與之前故事有一樣格局, 只是報告耶弗他故事以前和之後都插入了小士師的簡報, 之前是兩個之後是三個。
10:1-5, 陀拉和睚珥的簡報。
A. 犯罪「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10: 6
B. 奴役「耶和華把他們交給亞捫人十八年」,10:7-9
C. 呼求「以色列人呼求耶和華」,
10:10-18
C’ 興起「耶和華興起耶弗他」,
11:1-11
B’ 拯救「耶弗他制伏亞捫人」,
11:12-12:6
A’ 耶弗他作士師六年, 12:7
(注意:沒有「太平」的報告)
12:8-15, 以比讚、以倫和押頓的簡報。
「亞比米勒以後…」(1), 作者用1-5節報告亞比米勒以後的兩個小士師的名字和他們事蹟簡介, 小士師的簡短報告無意說明他們不重要, 而只在於說明他們不是故事主體的重點, 但卻說明神在士師時期從各支派中興起人拯救以色列人, 即使各處的以色列人都一樣的不濟, 一樣的任意而行。
「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6), 這是耶弗他故事的序幕, 第6節說明那時以色列人除了膜拜巴力和亞斯她錄外, 還拜迦南各族的神, 於是有7-9節的耶和華就把住基列地的以色列人交給亞捫人手中十八年, 引領讀者把焦點集中在基列人的故事。
「我們得罪了你…」(10), 於是他們像別處的以色列人一樣在十八年的困苦以後, 終於醒悟過來, 開口哀求耶和華拯救。也許藉著先知的宣講(經文沒有說明), 神指責這些以色列人拜別神的過犯, 於是以色列人就認罪, 並再次哀求耶和華拯救(15)。
「以色列人就除掉他們中間的外邦神…(16), 大概聽到了先知的話, 他們就如此行了, 也可能因為這個行動, 亞捫人就大興問罪之師, 轉眼間已經去到基列的米斯巴了, 眾人的心都十分惶恐。
「誰能先去攻打亞捫人…」(18),
基列的眾首領知道他們無法可以敵擋亞捫大軍, 就提出若然有人可以領軍出戰, 就可以作基列所有居民的領袖。
究竟誰可以領軍去與亞捫人爭戰呢?神會不會像從前興起過陀拉和睚珥作士師一樣再興起甚麼人來拯救以色列人呢?今天的基督教信仰群體每每在一些重大事情面前時都有這樣的想法, 神還要來拯救, 神還要興起甚麼人嗎?
「耶和華因以色列人受的苦難,就心中擔憂」(16下), 士師記這樣告訴我們, 神必然會來拯救, 神必然會興起人, 問題不在於神會不會, 而是信徒有否相信神, 有否相信神興起的人, 有否在神面前承認自己的罪, 有否真心誠意事奉神。因為神從來都比我們更擔憂我們這群體的福祉, 我們的生命。
神在士師時期從各支派中興起人拯救以色列人, 即使各處的以色列人都一樣的不濟, 一樣的任意而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