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對基甸說:「我要用這舔水的三百人拯救你們,把米甸交在你手中;其餘的百姓都可以各回自己的地方去。(士7:7) |
從電影「八百」講起, 這是2020年實質全年票房冠軍, 比天「天能」更賣座, 更多觀眾。電影講的是1937年的松沪戰爭, 一段國民黨軍隊的英勇事蹟, 憑著八百人可以阻延日軍推進, 讓國府可爭取時間徹退, 1976年台灣曾經拍過叫「八百壯士」, 這片一度在大陸被禁, 因為是讚揚國民黨軍隊的, 但今年8月在大陸公映, 大受歡迎。「八百」其實只有四百人不到, 只是以虛張聲勢。
基甸的三百人竟然可以大破米甸十三萬五千大軍, 是不可思議的事, 八百的故事說明不是不可能。我們相信上帝當日也保守了中國的軍隊, 當時有很多基督徒為他們祈禱, 但他們不知道。基甸的三百故事, 我們都知道, 因為聖經報告了。
基甸的三日人怎可以成就這偉大功績, 因為神不單興起了基甸一人, 神同時興起了足夠的少數, 或稱關鍵的小數。
像聖經多次報告過的, 其中使徒行傳就報告過,
關鍵少數(足夠的數目)實在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真理啟發,它是指具有不同的元素(恩賜、思維、背景),足夠的數目(多少才足夠?主耶穌指出是兩、三個人是最少 (太18:18-20),最多則沒有限止。)基督門徒,卻具有相同的同位素氫,(即屬靈想望,為了要滿足父上帝的心,而願意一起尋求祂,並效法主耶穌,不單順服,更是完全的降服父,竭盡所能的遵行所托付的工,即在禱告中互相激發、良性碰撞、感染,結果就產生核裂變),這足夠的、不同的、同一渴想的教會群體領袖們,一起從主領受托付,用以改變其所處領域的屬靈氛圍,並且執行到底,爆炸(核裂變)必然發生。在使徒行傳中,路加使用了這一個特別的字 「hikanos」,來記錄與別不同的事件和情境,就共有七處之多,每一次都是在描述一種氛圍的逆轉:
七段經文: (徒5:37, 11:24、26, 12:12, 14:21, 19:19、26)
「這巴拿巴原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於是有(許多人)歸服了主。」 徒 11:24)
巴拿巴到安提阿城市去鼓勵和堅固這一群新信的群體,他們是因逃難而到此的信徒們,努力向人分享福音而組成、所建立起的教會群體,在大量歸主的人中,不單有猶太人,也有各式各樣的外邦人,因為巴拿巴的牧養與教導,使得有「足夠的人數」委身耶穌基督。
「 找著了,就帶他到安提阿去。他們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會一同聚集,教訓了(許多人)。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徒 11:26)
安提阿教會群體再因著掃羅(保羅)的出現,為他們提供了堅實的信仰裝備,安提阿教會群體有「足夠的人數」成為基督的門徒,這教會群體有足夠逆轉該城市的氛圍,我們可以説安提阿教會群體核裂變了,城市進入轉化氛圍中,所以門徒被未信者稱為基督徒(即小基督)的記號發生了,並沿用至今。
當足夠的少數, 一同聆聽神的時候, 奇妙的事就發生!
「集體聆聽」是我們最深層同行的操練,聆聽在屬靈操練的傳統中並不是一件新事兒,因為主的羊聽主的聲音,父神是一位樂意向衪兒女們說話的神,但一直都是個人在聽和個人的順服,「集體」這到底是甚麼一回事呢? 從聖經中來
安提阿教會的先知和教師們為著教會在主面前集體等候衪,禁食禱告、敬拜事奉主,然後聖靈說話,要他們差巴拿巴和掃羅去作祂要他們作的工,使徒團隊印證,全教會確認,清楚這是出於主,就立即執行,聖靈是安提阿教會的主任牧師!
基甸的故事, 藉著他們聆聽了米甸人的夢, 三百人都奮勇作戰, 不可能的事發生了。
結束, 以1930年代, 巴色差會與客家信徒的集體聆作見證, 他們都聽到東馬的宣教呼喚, 於是有兩三百人起來, 作宣教移民, 向東馬的原住民傳福音, 今天當地人口的逾20%信主, 是馬來西亞這個伊斯蘭國家的神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