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5日 星期二

22.《我是誰?》(徒11:1-18)


神既然給他們恩賜,像在我們信主耶穌基督的時候給了我們一樣;我是誰,能攔阻神呢!(11:17)

「你進入未受割禮之人的家和他們一同吃飯了」(3),當彼得一行七人才回到耶路撒冷,教會中許多人就這樣批評他們,原來在凱撒利亞進入外邦人的家這消息早在他們七人回到耶路撒冷前已經傳回去了,眾人多不關心羅馬百夫長哥尼流一家因此領受了聖靈,他們關心的焦點是,七人犯了猶太人的潔淨禮儀![1]

A. 質問彼得,進外邦人家,1-3
B. 彼得報告,事件的經過,4-17
  B1 三次見異象,4-10
  B2 三個人來邀,11-14
  B3 誰可擋聖靈?15-18

質問彼得,進外邦人家 (1-3)「我在異象中看見有不潔食物從天而降,即使有話語告我宰來吃,我都拒絕了…」,彼得氣忿地從自己怎樣在約帕祈禱時看見異象說起。

三次見異象 (4-10):彼得把自己三次看見食物從天降下的經過說明,自己因見其中有不潔之物就三次拒絕,但卻三次聽到神的啟示,說明不應把神所經潔淨的「當作俗物」(9)。

三個人來邀 (11-14)有三個從哥尼流差來的人正在這時出現,彼得明白這異像和這三個人有關,雖然自己其實也很在意不潔的問題,所以他決定應邀去哥尼流家。[2]

誰可擋聖靈?(15-17)彼得繼續回憶當日情況,提及至此就確定神要用他把福音向他們傳講,他報告自己的話還沒有說完,就看見有聖靈的恩賜降下哥尼流一家!就像五旬節那天降在他們眾人身上一樣!「我是誰,能攔阻神呢!」(17),說話至此,彼得的情緒高漲,忍不住這樣大聲嚷著,他這樣反問批評他的人,為要表明他自己明白犯例的的事,為要表明嘗試拒絕,但更要表明聖靈在過程中的帶領,所以他做了,因為這是神在作工,他攔阻不了。

教會不是受了許多猶太人的逼迫嗎? 為甚麼還要那麼拘泥守住猶太人的規條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直到那時,他們仍然把自己看成是沿襲猶太人傳統的信仰群體,唯一的差異是他們相信耶穌基督,而其他猶太人則拒絕,所以相信耶穌是基督也只是屬於猶太人的事,外邦人無權無份。[3]

神有時要帶領我們做一些新事,是我們從沒有想過的,我們都想拒絕,真的,傳統的制度,舊有的想法,自己的理想,眾人的意見,自己的能力,都在攔阻我們,告訴我們不要做那些新事,可是…
「我是誰,能攔阻神呢!」,神今天也要用這說話鼓勵你,叫你行在他的心意中,而不是只要僵化地守住教會的既有做法,或是只為滿足別人的期望。

「這樣看來,神也賜恩給外邦人,叫他們悔改得生命了」(18),當日眾人聽畢彼得的見證以後,就不言語了,就歸榮耀給神,就這樣宣告了。真的,聖靈不單只感動彼得做這事,聖靈也感動其他人接受這事,並認定這是美事,是榮耀神的事。

現代宣教之父威理克廉(William Carey,1761-1834),領受聖靈的感動要到海外宣教,在1785年倫敦的宣教大會中呼籲眾人起來往遠東傳福音時,被眾人譏笑,視為荒謬,但到了1793年,他終於得到英國教會支持,出發去印度傳福音了,到了今天,有無數的人都上路了,把福音傳遍了地球許多未得之民。

我們做的事,若真的出於聖靈感動和帶領,即使一時不被人接受,但感動我們的聖靈定必會感動其他人,叫他們也接受,最終還會和我們同工,因為這是神的工。

【禱告】主啊,求你的靈常常來充滿我,叫我有力量順著你的話語行,行在光中,你的旨意中,阿們。



[1] 其實這正是為何當日彼得開講以先, 指出自己已經犯了不潔禮儀的原因所在(10:28)

[2] 自己當下就明白那異象正是要他不應再以外邦人為不潔,於是他就應邀前往,然後當他鼓起勇氣進入哥尼流的家,聽哥尼流分享怎樣領受異象去約帕邀請他,然後就向他們宣講福音,然後當他的信息還沒有講完,就看見聖靈降臨在哥尼流一家人身上。

[3] 耶路撒冷教會根本沒有想到要創建一個新的宗教信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